汉宣帝|汉元帝颁布了一项政令,为什么导致西汉迅速衰亡( 二 )
文章插图
汉宣帝继位后,同样励精图治。由于他经历过草根阶层的生活,对官吏要求很严。汉宣帝最器重的三个大臣之一萧望之是个大儒,但他检举别人的过失可以说吹毛求疵,和法家的方式没什么区别。这也是汉宣帝重用萧望之的一个原因。前文说过,汉宣帝小题大做,处死了盖官饶这样的好官,很不可取。然而,就治国理政而言,严厉肯定比散漫要好。汉元帝当初建议把刑法放宽松,全面任用儒生治国,实际上危害极大。这种提议表明,汉元帝的理想是仿效先古,以教化治国。汉宣帝立刻意识到,太子接班以后,汉王朝就会出大问题。汉宣帝当时驳斥太子的话很有道理,大致是这么说的:汉朝早有制度,治理国家一向是霸道和王道并用。时代不同了,怎么能像周朝那样只用教化的方式。况且儒生大都顽固迂腐,更有不少沽名钓誉之徒,怎么能把国家交给他们?
文章插图
汉宣帝剧照但汉元帝登基后,终于还是出台了“四科取士”的政策。而四科的内容似乎暴露了汉元帝和一些身居高位者的意图,那就是,朝廷正式开始压制那些耿直敢言的官员。因为四科规定,只要质朴、敦厚、逊让、有行的人。一个“逊让”就划定了界限,意味着只有“听话”的人才有机会做高官。二、辅政大臣的谢幕和四科造成的结果汉宣帝临终前任命的三个托孤大臣里,除了外戚史高担任大司马、车骑将军,另外两人都比较耿直。前将军、光禄勋萧望之尽管喜欢标新立异以及揪别人小辫子,总的来说是个好官。光禄大夫周堪的人品更好,“性公方,自见孤立,遂直道而不曲。”汉宣帝任用萧、周二人的用意很深,他们不但可以稳定政局,更能够制衡外戚的权力。在此之前,除了汉初的吕氏,外戚一直被压制着。
文章插图
可是汉元帝无法忍受身边有耿直的大臣。在四科政令发布之前,萧望之就在政敌和外戚势力的围攻下自杀了。周堪后来也告老还乡。汉元帝对萧望之的死颇感后悔,因为他偏袒外戚势力。可这也给四科出台扫平了道路。萧望之和周堪谢幕之后,外戚的势力无人制约,在汉元帝年间就开启了外戚专权的时代。而四科政令选上来的人,除了一些“冒牌货”,其余的大都是唯唯诺诺、缺少骨气的官员,只懂得阿谀奉承上级,投机钻营。于是,西汉百余年开创的大好局面,迅速走向衰落。参考文献:《汉书》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 雍正王朝:十四爷大闹灵堂,雍正用一招轻松化解,尽显帝王心术
- 贾谊:汉文帝格外重视,27岁跃升高级官员,为何还是抑郁而终?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书生考中进士,皇帝:此人太丑,不能要,多年后书生推翻一代王朝
- 哥哥|皇太子把皇位让给弟弟,成就了弟弟千古威名,死后被追封为让皇帝
- 朱元璋|大臣被杀前, 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 皇帝大惊道: 赶快给他松绑
- 汉武帝一生最悔恨,最悲痛的一件事
- 永历帝|乱世中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后,数次拼命救皇帝,南明灭亡后她很凄凉
- 开国皇帝用自己的姓氏当做国号,史无前例,是慵懒还是别有它意?
- 李自成|小人物改变历史:一个小兵偶然一个动作,打死一位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