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清代给王爷看坟的人,家族聚集形成村落,如今在北京地价翻倍

在东南四环外的小武基桥东,有陈家村和小武基村,均属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后来笔者询问村内老人时,才得知小武基原本是陈家村的五个生产队之一,是一种从属关系,现在可以理解为一个村子。这个大村子十分热闹,北漂租户很多,村西靠近东四环尽是汽车修理的店铺。在陈家村一带原有大清肃良亲王隆懃的墓园寝。隆懃是肃恪亲王华丰第三子,末代肃忠亲王善耆的父亲,薨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隆懃墓几经变迁,所剩遗迹仅有三间老屋,当笔者询问老屋位置时,村里老人给出了在村西乔老六老宅的信息。
清代|清代给王爷看坟的人,家族聚集形成村落,如今在北京地价翻倍
文章插图
打听乔老六老宅偶遇看坟户后人如今的村西拆建变化很大,增加了很多厂房和商铺。笔者沿村内公路一直向南,也没有见到百年老宅的影子,于是向一位正在杨树荫下喂鸡的老太太打听。老人闻言,道:“你算是问着了!(华北方言,意为问对人了)”老太太介绍自己家里便是这肃良亲王坟的看坟户,对于这处墓葬知道的也比别人多一些。根据冯其利先生1983年访寻肃良亲王隆懃墓的笔记,该坟看坟户共有乔、马等16户。而这位老奶奶便是马家人。老太太今年81岁,原住在广渠门,距离肃亲王家祖坟不远。五十年代19岁的她嫁到十八里店乡陈家村的马家,马家太爷便是冯老提到的马姓看坟户。当时是马家第三代,共生有两个儿子,老太太嫁给的是马家老二。老太太的婆婆五十多岁早亡、老大光棍一人,只有老二娶了亲。这老太太又生有二子。在聊天时,笔者还见到了老太太的二儿子,正抱着她尚在襁褓中的重孙子,算来已经是马家第6代人了。老太太向笔者介绍道,她们马家只是看坟的小股,大股是老乔家。这又与冯其利先生记载乔启厚是王爷坟副管的信息吻合。至于村民口中所说的乔老六,是乔家第四代人,已经六十多岁了。后世王爷坟变迁,仅存的一点建筑被乔家接管。老乔家的老宅就包括村西王爷坟遗存的老建筑。至今,乔老六将连同肃良亲王坟仅存的那三间瓦房在内的房子租给外人,自己也搬到别处了。
清代|清代给王爷看坟的人,家族聚集形成村落,如今在北京地价翻倍
文章插图
马家老太太讲述肃良亲王隆懃墓变迁在村子内询问其他老人时,他们玩笑道,“你要是早40年前来就都有呢”!这群年过花甲之年的老人,也算见证了肃亲王墓的变迁。不过村内王爷坟的墓主人是谁,他们似乎并不清楚。有位中年妇女道,“听说是肃顺的坟墓”!这显然不符合事实,肃顺出自郑亲王家族,爵位仅是三等辅国将军,且其要早于隆懃二十年。肃亲王坟被讹传为肃顺坟,也许是因为名字里都有一个“肃”字,且肃顺在晚清历史上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嫁入看坟户家族的马家老太太,尚能够说清楚这处古墓的归属。她五十年代从广渠门嫁入马家,而广渠门外正是肃亲王家的祖坟,即肃武亲王豪格园寝所在地。老太太讲,“我嫁过来时陈家村是个小村儿,当时村子里有三座王爷坟(指福晋墓等),解放后他们家(指肃亲王家族)后人在上边(指中央政府)还有位置,坐着飞机在村子上边转,就看他们家坟在哪。再后来办公社,坟在公社里……后来政府派人来就把坟都拆走了……”依照马老太太的回忆,隆懃墓原址大概在今小武基大队内。当然,作为后来人的马家老太太,尤其是一个女眷。在当时对于王爷坟的认识也并不会太清晰。又根据冯其利先生1983年采访老一辈看坟户所得,该处王爷坟被盗于1940年,盗墓者是马驹桥一带有“老抢”之称的杨小黑子。到1947年,国民党某部拆走了王爷坟的砖瓦木料。再到1970年,村内生产队要建拖拉机站,遂拆除了王爷坟的建筑,地宫被打开时,还见到有绫袍靴帽等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