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给|从救星到灾星,老将贝当为何将法国拱手让给希特勒( 二 )


让给|从救星到灾星,老将贝当为何将法国拱手让给希特勒
文章插图
大战结束前的一年,法军尼维勒攻势失败,毫无意义的大量伤亡让士兵不愿当炮灰,各种哗变此起彼伏。贝当临危受命,出任法军陆军总司令,他深知“吃出战斗力”的道理,让前线战士吃好穿暖,轮流休假,很快稳定了军心。为恢复士气,贝当的原则是“多用钢铁,少流鲜血”,鼓励前线将士:再坚持一下,胜利就在眼前了。一战结束时,贝当与霞飞以及福煦一同被晋升为法国陆军元帅,他的威望达到顶峰,成为法国妇孺皆知的民族英雄。现在上海的几条繁华街道,当年属于法租界,就用这几位法国元帅的名字命名。淮海路是曾经的霞飞路,延安中路是曾经的福煦路,而现在著名的酒吧街衡山路就是曾经的贝当路。功成名就,按说60多岁的贝当可以急流勇退,回家抱孙子,享受终生名誉去了。可是,命运却给他开了个玩笑。战后的二三十年代,精力旺盛的贝当身居高位,始终活跃在军界政界,霞飞和福熙很快撒手西去,他成了硕果仅存的一战元勋,一举一动都有巨大影响。贝当与戴高乐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很欣赏这位老部下的才华,曾经提拔他担任自己的幕僚。当然,由于戴高乐高傲自负,“举止像个国王”,两人也有不少磕磕碰碰。
让给|从救星到灾星,老将贝当为何将法国拱手让给希特勒
文章插图
贝当毕竟是老了,老人是很难改变的。他在军事上日益保守,并不赞同戴高乐提出的机械化作战理论,还说出了“阿登的森林是无法被穿透的”这样的昏话,后来被德国人打脸,德军正是从阿登森林突入法境,打垮了整个法军。这一时期,法国政坛混乱,你方唱罢我登场,政府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贝当对这帮不成器的后辈失望透顶,经常说“我憎恨政治以及政客们”,认为法国的衰弱就是这种民主政体造成的。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贝当极端痛恨共产党和苏联,天然亲近墨索里尼的意大利。由于讨厌犹太人,对希特勒也有一种谜之好感。懦弱的法国终于迎来了钢铁德意志的复仇。1940年,法军在德军进攻下兵败如山倒。英国首相丘吉尔急了,呼吁法国人挺住,实在不行就去打游击。贝当被请出来主持局面。老将出马,还真是一个顶俩。法国内阁为停战还是主战争吵不休,但贝当发表意见,就一锤定音了。贝当认为法国应当马上和德国签订停火协议,每拖一秒都意味着更多无辜的法国士兵在战场上失去自己的生命。英国人愿意打就让他们打,法国不能再流血了。贝当让拒绝投降的前总理滚蛋,自己就任总理,宣布法军停止战斗。法国民众先是莫名惊诧,然后大多默默接受,因为这是曾经拯救法国的老元帅做出的决定,无论多么不能让人理解,总有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