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红衣大炮之殇——从天启到崇祯,西洋火炮是如何落入清军之手的( 二 )

【 西洋|红衣大炮之殇——从天启到崇祯,西洋火炮是如何落入清军之手的】

西洋|红衣大炮之殇——从天启到崇祯,西洋火炮是如何落入清军之手的
文章插图

西洋|红衣大炮之殇——从天启到崇祯,西洋火炮是如何落入清军之手的
文章插图
转折发生在崇祯四年九月的吴桥兵变。孔有德等率领的叛军于崇祯五年正月攻占登州,八月败于祖大弼的辽军。崇祯六年四月,孔有德、耿仲明等驾着百余艘船只,12000多名士兵和家属,无数火器弹药等从鸭绿江口镇江堡登陆投降后金,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船上还有数门红夷大炮。《孔有德致书皇太极乞降手本》:“本帅现有甲兵数万,轻舟百馀,大炮、火器俱全。有此武器,更与明汗同心协力,水陆并进,势如破竹,天下又谁敢与汗为敌乎?”皇太极听说孔有德来降,亲自到郊外十里外迎接,并给他以女真最隆重的礼节“报见礼”的待遇,可见他对这支降军的重视。有了孔有德、耿仲明带来的红夷大炮和技术工匠,佟养性的工作突飞猛进,不久后,后金的设立了专门的炮兵部队“乌真超哈”,佟养性担任乌真超哈固山额真,也就是汉军都统。徐光启费尽心力引进的西洋大炮技术,就这样被后金不费吹灰之力所得,由于红夷大炮中的“夷”字犯了清朝的忌讳,被改称为“红衣大炮”。

西洋|红衣大炮之殇——从天启到崇祯,西洋火炮是如何落入清军之手的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