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贞观之治”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佳话,与李世民的这些做法密不可分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风水摆布第一人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李世民既然询问尉迟敬德,自然就有怀疑的成分。但能直言相告,也昭示出了李世民的驭人之术:若想造反,以示警醒;若没有想法,也就罢了,权当开个玩笑而已。至于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尉迟敬德,以此进一步笼络这些忠诚的将士,可能是真的。在中国古代,封建君主或贬或杀功臣之事不乏其例。如韩信是辅佐刘邦平定天下的功臣之一,智谋过人,韬略非凡,但最终死于非命。西汉初期,当刘邦因故将韩信从楚王贬为淮阴侯时,韩信曾惨然说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史记·淮阴侯列传》)自此,韩信之语常被用来劝人急流勇退,以免招致杀身之祸。
韩信|“贞观之治”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佳话,与李世民的这些做法密不可分
文章插图
韩信(剧照)但是,信任贤才,用而不疑,上下同心则国治,上下相疑则国乱,这也是被历史证明了的一条真理。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就足以佐证这一真理。“贞观之治”之所以被传为历史佳话,是和李世民能够打消猜忌、与群臣戮力同心分不开的。李世民曾说:“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国之大害。”(《贞观政要》)那么他的实际行动又是怎样的呢?
韩信|“贞观之治”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佳话,与李世民的这些做法密不可分
文章插图
李世民(剧照)一、善纳诤言:魏徵不认同“宜存形迹”,李世民虚心接受。贞观元年,有人状告魏徵营私舞弊。李世民就让御史大夫温彦博去调查,结果没有查出什么。事后,温彦博上奏说,魏徵说话、做事不注意避嫌,导致空穴来风。他的内心虽然是无私的,但行止上也确实存在过失。李世民听后就让温彦博告诫魏徵:“自今宜存形迹。”
韩信|“贞观之治”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佳话,与李世民的这些做法密不可分
文章插图
温彦博(剧照)魏徵得知后,就对李世民说,君臣应该心往一处想,竭诚相待。如果不能坦诚相见,做起事来就难免畏首畏尾,对朝政、对国家都没有什么好处。因此,我不同意您的“宜存形迹”的观点。李世民听了不由得感慨道,看来我对你的告诫是错误的。
韩信|“贞观之治”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佳话,与李世民的这些做法密不可分
文章插图
魏徵(剧照)魏徵见李世民能够自责,就又赶紧说道:“臣有幸而能为陛下所用,但愿陛下能使臣为世之良臣,不为陛下之忠臣。”(《贞观政要》)李世民听了一皱眉,然后问道,忠臣、良臣有什么不同吗?魏徵见李世民面带不悦,就解释道:后稷、契、皋陶和尧、舜、禹,君臣一心,共治天下;上下一体,同享尊荣,这就是所谓的良臣。关龙逄、比干,在朝廷上不畏皇权,直言劝谏,结果被桀、纣所杀,夏、商也随之而亡,这就是所谓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