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未来|经济学通识:真实的人、真实的行动、真实的理性和真实的世界( 二 )
文章图片
重 。 该模型除了假设人是“经济人”之外 , 还假设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具有理性经济行为的卖者和买者 , 产品是同质的 , 生产要素完全自由流动 , 信息是完全的 , 不存在不确定性 , 结论是把这种“完全竞争”状态视为最优状态 , 把该状态之外的所有状态或者过程视为“不完全竞争” 。 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一书里把买者或者卖者能够影响价格的各种情况均视为“不完全竞争” , 把“不完全竞争”归结为“市场失灵”的一大原因 。 这是对竞争的一大误解 。 我们可以拿手机市场来分析萨缪尔森的“不完全竞争”说或者“市场失灵”说 。 按照他的观点 , 当前的手机市场偏离完全竞争均衡或者效率竞争状态 , 属于“不完全竞争”和“市场失灵” 。 这种观点有些搞笑 。 根据奥地利学派的观点 , 当前的手机市场是一个企业家驱动的竞争性市场过程 , 不同样式、质量和价位的产品充斥市场 , 竞争激烈 , 产品的多元化使得市场供求的两两匹配程度较高 , 市场取得协调的程度较高 。 即便某种手机的生产者对其细分市场的手机价格存在影响 , 像苹果公司的手机的边际价格远远高于其边际成本 , 我们仍然认为手机市场是一个正常运作的、企业家驱动的、面向消费者需求的竞争性市场过程 。 是正常的竞争 , 我们所欢迎的竞争 。 很多中国家庭迄今为止买了十来个苹果手机 , 尽管知道价格贵 , 知道苹果公司从自己这里挣了不少钱 , 但是热烈感谢和欢迎苹果公司的“剥削” 。 这样的市场“不完全”或者“市场失灵”本来就是市场活力的体现 。 与此相反 , 我们设想一下一种存在众多供给者、只存在同质手机、信息完全的手机市场 , 道理就更为简单明了 。 萨缪尔森会认为这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 是“完美”的(完全竞争的英文“perfectcompetition”的直译是“完美竞争”) 。 这样的手机市场消费者也不喜欢 , 供给者自己也不喜欢 。 而且这些供给者也不成其为企业家 , 因为他们不必承担不确定性 。 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理论的问题还不止于此 。 完全竞争理论排除了作为过程的竞争 , 只有一个竞争均衡点 , 其实就是排除了真正的竞争 。 完全竞争理论也排除了企业家的作用 。 而根据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柯兹纳的企业家理论 , 在真实世界中 , 企业家本来会基于自己对于市场机会的警觉 , 发现市场机会 , 承担不确定性 , 组织资源 , 努力实现市场机会 。 柯兹纳认为 , 竞争和企业家是市场过程的一个硬币的两面 , 企业家驱动市场过程 , 使得市场供求的两两相配程度不断增加 , 也就是使得市场不断从不协调走向更协调 , 正如上述当前手机市场的情况 。 奥地利学派反对均衡说 , 认为只存在市场均衡化的趋势 , 但并不能达到均衡;在达到均衡之前 , 市场条件往往发生变化 , 从而又出现新的均衡化趋势 。 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范式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 毕竟人的种种行动的动机是多样的 , 存在自利、理他或者互利等动机 。 正如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米塞斯所言 , 人的行动的最终目的则是增进幸福 , 减少不适 。 不同动机的行动与这种最终目标不矛盾 。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不受新古典经济学这类作茧自缚式假设的拖累 。 奥地利学派认为 , 并不需要预设人是自利的 。 经济学只需要聚焦于人的行动 , 因而容纳各种动机 , 无论人是自利的、互利的还是利他的 。 行动的人 , 就是正常的人 , 是“理性人” , 但这里的“理性人”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定义 , 只要一个人能够根据其主观价值判断选择其行动的目的 , 并能对之匹配其手段 , 并且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即可 。 人是有目的的人 , 人为了实现其目的而行动 。 根据他的观点 , 每个人(指正常的人 , 行动的人)能够对自己的目标和手段做出主观价值评判和排序 , 由此选定其自身行动的目标 , 并能够为实现这些目标匹配和确定其手段 。 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 , 他就是理性的 , 这与他采取行动是否出于自利、互利或者利他动机无关 。 他的行动可以出于其中如何一种动机 。 其最终目的就是增进其个人的幸福 。 正因为如此 , 米塞斯认为 , 人的行动必然总是理性的 , “‘理性的行动’这个词属于同义反复 , 我们必须拒绝使用它” 。 而且 , 由于人不是神而是人 , 不能排除其犯错 。 也就是说 , 行动的人是理性的 , 但是可能犯错 。 也就是说 , 奥地利学派意义上的“理性”的人 , 不是不犯错的人 。 上述分析表明 , 奥地利学派是有关真实的人、真实的行为、真实的理性和真实的世界的经济学 。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主要建立在少数公理基础上的 , 形成一个庞大的、自成一体的经济学体系 , 这些公理包括: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只有个人才能行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和能力;行动经由时间发生;人从经验中学习等 。 其相关概念、方法和理论相互配合、逻辑一致 , 能够形成强大的洞察力和解释力 。 奥地利学派的第四代传人哈耶克就因为自己在货币和周期理论上的研究贡献获得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
- 夏菡娱乐|日本未来最有可能对哪国下手,还真想不到会是这国,如果解开限制
- 闹闹小军迷|中国还得花20万亿买新飞机,波音无惧制裁谈笑风生:未来20年
- 解放网|未来几个月或迎“至暗时刻”,美国确诊病例突破千万!感染“激增潮”正在加速
- 缤FUN世界|两未来王后站同一阳台,凯特王妃气场强大,英女王率王室成员现身
- 北京日报客户端|英欧领导人就未来关系谈判通电话
- ZAKER|给出的论据我们应该注意了,美国:中国在未来会成为一个贫穷国家
- 紫罗兰的红叶子|未来能成为永久中立国么?,中印之间的尼泊尔
- 央视网|希腊地震专家警告未来数星期内北爱琴海还会发生强烈余震
- 中国青年网|著名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中国应对疫情复苏经济的策略远比美国有效
- 娱乐小圈妹|士兵仓皇逃窜,这就是未来战争的样子,死亡的钟声滴答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