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童言无忌,你怎么看呢?我觉得童言无忌是真的,因为孩子小,心智没有那么成熟,很多事情想到了就脱口而出,不像成年人,有那么多弯弯肠子。
但这也仅限于小时候,如果我们都是大人了,说话太直白了,别人反而不会喜欢,甚至觉得你情商太低,不会为人处世。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的童言童语很可爱,也知道小孩子童言无忌,言语就算无状,大人也不会放在心上,但是有时候小孩子的一句无心话却会让无意间戳痛大人的心。
过年回家,奶奶逗孙子:不叫奶奶不给你住,孩子的话戳痛了她的心。
文章插图
大人都喜欢哄小孩子玩,觉得小孩子像一张没有任何东西的白纸,很单纯、很好玩。而且小孩子,很天真,童言童语,很可爱。特别是有些“调皮”的大人,很喜欢逗逗小孩子。
李奶奶就是这样的“老顽童”,过年了,小孙子回来了,李奶奶逗自己的孙子,开玩笑说,不叫奶奶不给他住。
小孩子不懂这是玩笑话,还是真话,就跟我们小时候一样当我们不乖的时候,爸妈说我们是捡来的,如果不乖,就把我们丢了。
我们信以为真,真的害怕自己的父母不要我们的时候,会把自己丢了, 所以不敢再胡闹了,后来说的次数多了,我们也渐渐长大了,才知道父母是跟自己开玩笑的。
文章插图
当李奶奶“威胁”孙子的时候,小孩子还小,以为奶奶说的是真话,立马就慌了,便有样学样,说:“那我叫爸爸妈妈不给你钱,等你来我家,我也不给你住。”
其实小孩子说这些的时候根本不懂这些话的真实含义,就是老是听爸爸妈妈谈起,也是拿这些话“威胁”奶奶而已。
但是在大人的耳中就不是这个意思了,我们都知道年纪大了招人嫌,其实我们都懂,只是不说出来而已。
没有几家的儿女是愿意跟长辈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在一起短时间的相处可以,但是长期朝夕相对,没有几个人是忍受得了的。
文章插图
首先一点,观念的差异,老一辈的思想、消费等,跟年轻人出入太大,互相看不顺眼。
其次,作息时间,年轻人习惯晚睡晚起,但是老年人,特别是生活在农村里面的老人,早睡早起是一直以来的习惯。因为作息时间不同,互相影响,都休息不好。
最一点是自由,跟长辈待在一起,总觉得是压抑的,总是要顾及长辈的看法,所以根本不得自由。
也是因为以上的诸多原因,儿媳妇不想跟婆婆住在一起,所以近几年小两口努力在城里按揭了一套房,过得很自在。其实李奶奶很看得开,但是孙子这句无意之间的话,还是戳痛了李奶奶的心。
文章插图
婆婆跟儿媳,其实能维持表面的和谐,已经很难得了,其实双方都不用纠结太多。
就像我以前一个同事小媛说,“其实要理解老一辈人,他们啰嗦太多,只是想你少走点弯路,毕竟你现在走的路,都是他们一步步蹚出来的。
婆婆跟媳妇本来就是有思想代沟,没必要每件事都要争个是非对错,家本来就不是个讲理的地方,很多时候,婆婆说话,聪明的媳妇知道听着就好。”
自从儿子跟儿媳妇在城里买了新房子之后,婆婆就很少去城里看他们了,因为她知道儿子媳妇也不希望自己经常去打扰他们的小家生活,如果他们有需要,会告诉自己的。
文章插图
现在老两口在家,种点农作物,会给儿子媳妇送些,毕竟家里种的放心,而且还能节省一点生活费。
儿子媳妇也不算亏待自己,逢年过节也给自己发红包或是买东西,自己也已经很满意了。
只是孙子这句话说了,自己还是感觉儿子长大了,就是媳妇的了,自己也退居二线了,他们有自己的小家庭,自己仿佛是局外人。
还要靠他们给钱养着,孙子自己肯定不会这样说,肯定是儿子媳妇平时这样说,孙子无意间记住了,原想着儿子媳妇还不错的老奶奶,那时候突然觉得,人人都有私心,原来儿子媳妇这么不待见自己。
人到中年,很多事情都看轻了,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想管,也懒得管,自己养活自己,尽量不拖累小辈,是自己能尽的最大努力了。
- 闹脾气|儿子闹脾气拒坐车,90后妈妈让其跑4公里回家
- 孙子|六旬老人照看孙子出意外连抽自己耳光,称孩子治不好自己也不活了
- 断奶|为给2岁女儿断奶,宝妈每次回家都乔装打扮,网友表示笑弯了腰
- 爷爷|3岁孙子家中窒息死亡,医生一语道出真相,爷爷怒扇奶奶
- 小婉|“奶奶,天天来蹭饭不羞吗”,孙子的话让奶奶落泪,月子仇忘不了
- 爸爸|爸爸带娃,活着就行,下雨天接娃放学回家,这个爸爸火了!亲生的
- 重症室|3岁小男孩,昏迷不醒,住进重症室,奶奶的无知,害了孙子
- 婴幼儿|老人家帮忙带孩子,过年应不应该给他钱?来听听这些老人说的回答
- 尿不湿|“爷爷,你都60岁了,怎么还不死?”一个17岁孙子的生日愿望
- 表情|孙子打针奶奶却火了!祖孙俩表情神同步,网友:真是亲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