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在网上聊天时不使用标点符号了?

编辑导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在网上输入文字时,习惯于不带标点符号,一连串字到头或者是带表情。这一趋势,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什么,作者从标点符号的发展史及当前的网络环境讨论,分析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聊天不爱用标点符号了。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在网上聊天时不使用标点符号了?
文章插图
“我每天都在 不停地思考很多事情 可是又总结不好到底 思考了什么……”
“穿着八块半的夹角拖鞋在 伊丽莎白大街上走 觉得自己好像出现在某个不卖座 却又口碑不错的电影里一样……”
这些句子出自安东尼的散文集《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
十多年前,安东尼吸引了大批青少年粉丝,那种带点忧郁又有些清醒的句子,击中了很多年轻人。
当年还觉得有点非主流的是,安东尼的书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一个标点符号。需要停顿?一个空格就能解决。至于是逗号还是句号,全凭读者自己理解。
因此,曾经有网友半开玩笑地调侃,“是不是以后我们可能都得这么打字。”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豆瓣书评。图片来源:豆瓣
没想到如今这个评论竟不知不觉间应验了——至少在网络交际中,省略标点符号已成为不少人最常用的打字方式。对此,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支持者认为,网络交际本就应该轻松自在,不用标点能减少交际压力,还更方便;反对者则认为,不用标点符号显得不专业,读起来还费劲,像文盲。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在网上聊天时不使用标点符号了?
文章插图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在网上聊天时不使用标点符号了?
文章插图
知乎关于省略标点符号的讨论。图片来源:知乎
新媒介的发展使得网络信息传播形态多样化,这也使得网络语言成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变体。尤其是人际传播中的网络语言变化,一直是近些年传播学、语言学学者在探讨的话题,此前我们也讨论过语言通货膨胀、标点符号的不规范使用、交际中的碎片化等现象。
随着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省略标题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从微信发消息,到微博发状态,再到在网上写各种小作文,对许多人来说已经不存在乱用、误用标点的问题——因为他们压根儿就不用标点符号。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从标点符号的发展史及当前的网络环境讨论,为什么现在的人们不再使用标点符号了。
一、“不用标点”这件事,古人也干了在谈及不用标点符号的现象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讨论一下标点符号的发展史。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标点符号,换言之,人们根本不觉得停顿、断句是个问题,这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息息相关。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相较于书面用语,擅长演讲的哲学家们普遍认为书面稿只是作为准备,最重要的依然是热情洋溢的演讲,因此,对他们而言有没有标点并不重要。
在西方,标点符号被重视与基督教有关。为了让信徒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圣经》和其他相关文章,写作者会在读者拿到作品前给文章添加标点。
当然,标点符号的真正流行还是因为古登堡印刷技术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书刊自此成为广泛流通的商品,书商为了做大量印刷摊薄成本,开始广泛使用标点符号。
自此,标点符号越来越标准化,可读性和丰富性也成为基本特性。
而在中国古代,同样不需要标点符号。读书人需要熟读四书五经,等熟读了,意思也就通了,这个时候即便没有标点也不会影响理解了。
所以现在的一些文言文测试题中考察句读,也是基于古人的阅读习惯。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在网上聊天时不使用标点符号了?
文章插图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
当然,对现代人来说,如果一篇文章没有停顿,那将是非常可怕的,但只要能表示停顿,无论有没有标点符号,都不会太影响我们的理解。这也是安东尼的书中只有文字和空格,没有任何一个标点,却不影响读者阅读的原因。
而网络语言相较于一般的书面表达,往往在形式上更多样、更自由,理论上,只要个人认为不影响自己的表达,任何一种方式都是可能被尝试的。
更何况,有时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这一点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在网络语言中,断句只是标点符号承担的功能之一,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对标点符号的灵活使用、多重组合或者直接省略,让表达更为丰富,传递更多样的情绪和情感。
于是,就回到了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人习惯省略标点符号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