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本|获亿元B轮融资,“由虚到实”云信达加速CDM本土化落地( 二 )


概括来讲,当前企业在数据管理方面,存在这几方面的痛点。
第一,在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中,企业的数据都是烟囱式的存放在企业的业务系统里,没有办法直接管理这些数据。而且,外围的管理系统可能不适合直接接触生产系统的数据,会影响一级主存储的管理。
第二,企业生产系统产生的数据,出于动态的交易逻辑中,数据会一直变化。在这样情况下,我们只能掌握数据的当前状况,无法分析它的既有状况。历史数据拿不到,而生产系统又是烟囱式的,这样很难进行有效的数据管理。
以前,很多用户可能从没有留意过数据副本,数据产生后“随手”做一个副本,这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没有人会问为什么。
但是,当数据副本“泛滥”,让存储空间捉襟见肘,让数据管理变得异常麻烦,而且为企业增加了成本负担,企业对于数据副本的管理就再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张兵告诉i黑马&数字观察, 数据管理在管理和技术部分都遇到很多难题和弊端,势必会给企业后续数据业务开始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反应。
例如,数据备份恢复验证困难,数据副本的使用和流转受限,数据副本“泛滥”浪费存储空间,导致花了高代价的备份系统在平时难以显现其价值。同时,海量的备份数据平时不用、沉默在那占用存储空间,成为“暗数据”。
当前,企业用于承载关键业务的存储即主存储,只是冰山一角,承载企业碎片数据、低效数据,暗数据的第二存储占有企业存储使用量的80%以上,主要用于备份、归档、分析、开发/测试、文档共享、上云等场景。
这里提的主存储是,企业维持基本生产运行所需要的核心生产系统,或者说是在线交易系统,如ERP、电子商务系统或者其他营业产生的交易性、生产性的数据。
主存储对性能和业务连续性的要求在企业所有IT 场景中是最高的,对成本也是最不敏感的。可是企业真正的主存储占比很低(不到20%),在稳定压倒一切的追求之下,与新兴技术几乎绝缘。
值得一提的,在生产系统产生一级数据时候,伴随还会产生二级数据,就是在2019年,Gartner正式定义第二存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云数据管理CDM。
i黑马&数字观察了解到,2016年Gartner发布的《创新洞察力:CDM技术加速双态IT》报告,其中明确了CDM的定义和使用场景,CDM被认为是一项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技术。
Gartner给出的CDM定义是:它从生产环境通过快照技术获取有应用一致性保证的数据,在非生产存储上生成“黄金副本”,这个“黄金副本”数据格式是原始的磁盘格式,可再虚拟化成多个副本直接挂载给服务器,分别用于备份恢复、容灾或开发测试等场景。
张兵指出,根据Gartner的定义,CDM具备三个基本特征: 一、原格式拷贝;二、黄金副本;三、虚拟副本服务。
首先,原格式拷贝迭代了传统备份技术用到的备份集方式,通过原格式拷贝可以得到数据的“黄金副本”,黄金副本可见可用,而备份集却只能通过费时费力费钱的再存储过程(restore)才能打开。
原格式和黄金副本颠覆了传统备份的“备份集”,盘活“暗数据”,是即将开启的备份技术革命。从备份的角度来看,CDM是一种备份新技术,是对传统备份的技术革命。
其次,CDM管理着生产数据的新鲜副本的总集,并且是“原生的”,具备天然的资产属性。在多个国家,备份数据的这个属性被用来作为客观证据。这使得CDM成为一个从业务系统中抽离的数据资产集散地,一个副本数据资源中心,自然而然成为企业理想的副本数据管理平台。
第三,虚拟副本服务是造就CDM新高度和未来走向的关键特征。如果说“原格式”和“黄金副本”的出现是备份革命,那还只是停留在数据保护基础设施的范畴。
数据的可见可用是通过虚拟化的方式(Virtual Copy)呈现,拷贝(副本)可以被无限虚拟,生成N个副本挂载(live mount)给不同的应用场景。云计算环境可以对虚拟副本进行自动化的管理和编排,以服务的形式连接并赋能应用。
对IT元素进行虚拟化处理变成一种服务是云计算的基本特征,于是,CDM从数据保护基础设施演变为云数据基础设施,从单纯的运维工具演变为业务平台,从信息化基础设施演变为数字化基础设施。
CDM集上述三个特征于一体,拉通数据保护、数据管理和数据服务,既有数据保护的稳重,又有数据服务的敏捷,是稳态IT和敏态IT的交集和纽带(Gartner:CDM加速双态IT)。CDM的另一个新名字——云数据管理(Cloud Data Management)就是对CDM成为未来云数据基础设施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