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这一日益普及、凸现B格的西式食物,咋感觉它的历史被刻意隐藏了牛排文化到底是啥时候产生

现代西方文明,尤其是美国倡导的这种其实是一种通俗文化,也就是不传统的,反经典的文化。这种文化下流行的概念自然不可能跟传统欧洲餐饮有什么关系。当然了,所谓正统的西餐(有别于美国改良版的)和正经的传统西方烹饪其实也还是有差别。因为所谓正统的西餐也不过是在路易十四改贵族封地为贵族年金之后,这帮人不再节俭尚武转而开始提笼遛鸟。才琢磨出这些个吃食——其实道理跟我们这边的那些提笼遛鸟的大爷们把满菜和鲁菜弄出个上百道新玩意一样。而在他们还没有提笼遛鸟的那些年里,加了盐巴的白水肉就已经让他们感到心满意足。同样的道理,西方也不是没有诸如白水肉这种朴实无华的东西。比如在南德的很多地方都有仿古的“骑士餐”。基本上就是些什么大黑香肠,大黑土豆,整块的猪或者牛的某块肌肉架起来炭烤。拿大刷子往上面糊蜂蜜和香辛料,而且厨子是不会给你片好了端过来的,一般是端过来剁巴剁巴一分——或者客人自己剁。这才是原教旨的传统,那种做给单人的一片儿其实想也知道是餐馆搞出来的——因为只有餐馆才需要服务大量的单独做的食客。
而且,在提笼遛鸟的时代,贵族们大约也不会满足于看起来十分流水线的牛排这种东西,不把吃这件事玩出花来他们是不会罢休的。牛排这种看起来跟鞋拔子一样的玩意着实是糊弄不过去的。
当然了,比起长期吃大黑土豆大黑香肠的日耳曼八旗们来说,南方罗马人的三大半岛可能稍微食不厌精一点——但是三大半岛是农耕区,不同于北边的农牧混合,因此这些地方的菜肴具有更多的副业和渔业特征——比如橄榄和海鲜,而相对的这一区域的奶制品较北部少上很多。至于肉类则是禽多于鱼多于兽,兽肉中猪肉相对于牛肉也更常见。原教旨的南欧菜基本都是火腿啊,培根啊什么的,所以理论上来说,海鲜饭和千层面比牛排更有逼格。
至于牛排这个本质上属于大排档的东西为什么在第三世界搞得这么贵,这是因为它还是按照原来在第一世界的定价卖的,当然其实也贵不到哪儿去。因为500g牛肉本来就差不多值牛排的一半儿了。
所以,牛排真的有什么逼格么?反正我是不这么觉着

■网友的回复
一千年前十字军东征的那个年代,很多欧洲文学作品中就有战事开始之前要先“围猎烤肉”的记载,那个时候把猎到的野味大块儿烤了,带上路行军的时候吃着方便,割下一块儿开嚼就是了;在现杀现烤现吃的时候,也都是大块儿的肉上火,依次把熟的部分割下来,其它的再上火接着烤...
今天牛排的吃法就是这么传过来的,不过正统欧式牛排都是炭火炉子烤一两公斤的大块儿肉,不是500克左右的那一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