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司马南狂怼清华北大:硅谷竟有2万清华学子,这是真吗?( 二 )


数据大概来自这里:

如果你信了 , 那就傻了——硅谷方隅 , 湾区9县 , 亚裔确与白人、拉丁裔三足鼎立 。
但亚裔与硅谷本无缘 , 全靠三哥死撑——印度人都是移民大师 , 一个印度老兄 , 往往会带一家十几口入驻 , 再加上湾区人口本来稀缺(硅谷才300万人)这就把亚裔人口比例拉升了上来 。
之后是韩裔 , 日裔与越南裔 。 所余华裔中 , 三分之一广东佬福建佬开茶馆 , 三分之一香港兄在线发牌 , 三分之一台湾小妹卖香炷 。
你说硅谷有大陆人2万 , 我信 。
你说这2万人 , 人手一张清华文凭——我只能说 , 东南亚假证公司 , 在美国的业务也很火 。
相比于司马南 , 我还是相信党和政府 。

其实清华北大的留学生 , 大多数真的回来了 。
【硅谷|司马南狂怼清华北大:硅谷竟有2万清华学子,这是真吗?】猜猜他们在哪里就职?
(04)
第二个问题 , 居海外的学子 , 是不是 “人材流失”?是不是这些孩子“效忠异邦” , 是不是我们的人才白培养了?
所以还是要读读倪匡的故事 。
转世到原始部落的科学家 , 不跳大神而是回到文明世界 , 是不是部落的“人材流失”?
再缺心眼的人也知道 , 转世科学家回到文明世界 , 只会对改善部落生存有莫大益处 。
正如海外的学子们 , 他们在海外学得多 , 积累得扎实 , 才会成为我们的“人才” , 否则的话 , 孩子立身未稳 , 学业未精 , 这就好比——好比一个学机械的 , 刚刚拿起模具 , 你生怕孩子“为别人效忠” , 强拖着孩子回来锄地 , 那你就永远也实现不了农业机械化 。
支持司马南观点的人认为 , 清华北大的孩子 , 应该在国内“默默的奉献” 。
默默奉献其实也挺好的 , 比如做个驱赶商贩的城管:

但做个城管默默“奉献”驱赶小商贩 , 应该不是清北学子唯一的选择 。
走遍天下 , 师人所长 , 成就更伟大事业 , 这好像更是国家及父母 , 所寄望的 。
所以如何选择 , 看每个孩子的脾胃了 。
(05)
最后的问题 , 我们在海外的学子们 , 真的是太多了吗?
答案是闹 。
我们在海外的孩子 , 还是太少 , 太少了 。
不然的话 , 硅谷也不会被印度三哥攻占 , 多数企业高管 , 都是印度人 。 有人说这是我们的孩子竞争力不足 , 但其实还是数量的关系:
第一个问题:如何正确看待司马南对清华北大的质疑?
网络资讯称 , 司马南先生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 。
所以有个哈尔滨商业大学不就够了吗?
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北大清华 , 需要那么多985、211呢?
——就是为了给那些比司马南更聪明 , 更有脑力 , 更有奉献精神 , 更能带给我们未来和希望的孩子们 , 打下一个更好的基础 。
相比于司马南 , 我们更相信清华北大的孩子 。
哪怕清北的孩子 , 只是做个城管 , 我们也会想起爱因斯坦年轻时 , 也曾在大街上追着小商贩收税 。
所以要记牢一句话:鹰有时候飞得不如鸡高 , 但鸡永远也飞不了鹰那么高 , OK?
第二个 , 所有的孩子 , 不论你读什么学什么 , 都要走出国门看看 。
司马南先生 , 也曾在美国呆了段时间 。
也没人说他在那段时间里“为美国人效忠” 。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 , 移动空间决定了你的生存空间 。
在家啃老的孩子 , 之所以让爹妈犯愁 , 就是因为他的移动空间 , 永远是从床铺到洗手间 , 这就意味着他丧失了基本的存活力 。
相反 , 移动空间虽然不必然就是生存空间 , 但你移动空间越大 , 生存空间相对来说就越大 。 你能带给我们的希望与未来 , 也越大 。
所有的孩子 , 都要走出家门看看 , 美洲 , 非洲 , 大洋洲 , 你走得越远 , 见得越多 , 你就心就越宽广 。
但千万别像某些人士 , 走出家门 , 吃不到饭 , 发现还是回来忽悠那些没出过门的最容易 。 这样做只有一时的快感 , 而没有长久的发展 。

第三个 , 海外留学 , 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其实我们应该注意到了 , 无论是海外名校 , 还是国内学校 , 都对“高分低能”超级的反感 。
国外名校 , 都有个面试的要求 。
国内学校 , 也邯郸学步 , 跟人家外国人学过——然后失败了 。
失败的原因 , 一是面试者最终顶不住关系环节 , 二是你面试校招 , 坊间就会立即出现“攻略” , 专门研究你的弱点 , 攻破你 。 最后你招来的 , 还是只会忽悠你但做不了任何事儿的怪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