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滴暗度陈仓( 三 )


2018年,滴滴出行与理想汽车宣布合作时,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就表示:中国出行市场需求巨大,但基于标准燃油车的乘用车车型,其成本结构十分不合理。通过网约车使用场景设计一款专用车型,将以控制每公里的投入运营成本为目标,而不是局限于车本身的成本。 最终可以,让司机的每公里收入获得20%-30%的提升。
对于自动驾驶网约车,李想当时还表示,尽管传感器不便宜,但是无人驾驶网约车车可以不停运转,随着运营里程数增加,成本将不断下降。
三、自动驾驶,仍在追赶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在《价值》中一直提创造力,一家企业最大的护城河不是用户、不是品牌,而是创造力。
程维在去年曾公开表示,到2025年,搭载自动驾驶的共享汽车有望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新的迭代版本能够搭载滴滴自研的无人驾驶模块。到2030年,“希望去掉驾驶舱,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滴滴|滴滴暗度陈仓
文章插图
对于自动驾驶网约车Robotaxi,业内一直饱受争议。华为智能驾驶总裁苏箐曾表示:“打死都不会做Robotaxi,现阶段做Robotaxi的企业都得完蛋。Robotaxi是结果而不是商业目标,中国市场打车体验已经很好,自动驾驶并不会让这个体验更好。”
去年6月,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并邀请央视主持人朱广权直播演示“自动驾驶网约车”。由于当天下起了大雨,影响了自动驾驶的感知系统,直播演示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当时,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在微博上表示,“滴滴号称此次在上海投入的是L4级别的智能驾驶无人车,但是在直播中驾驶员多次接管方向盘,遇到复杂场景需要远程求助。头回亮相,严重翻车。”
在那之后,滴滴在自动驾驶的路上,开始默默前行。今年4月,滴滴自动驾驶发布自动驾驶连续5小时无接管视频。原谷歌副总裁、Google X实验室联合创始人Sebastian Thrun对于这段视频的评价是:滴滴自动驾驶确实在安全和智能程度方面,正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在Robotaxi这条路上,滴滴本身也没有高调的资本。Uber在去年底已经出售了旗下ATG自动驾驶业务,Lyft把自动驾驶业务卖给丰田。所以,在全球范围内继续自主研发自动驾驶的网约车平台,仅滴滴一家。对于自动驾驶网约车的商业化落地可能性,业内尚未讨论出比较明确的答案。

滴滴|滴滴暗度陈仓
文章插图
更重要的是,Robotaxi赛道上的领头羊,短时间内滴滴无法逾越。
谷歌母公司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最早于2009年就开始,2016年从拆分出来独立。相比之下,滴滴到2016年才组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部门,并在2019年8月,将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先发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早在2019年,Waymo的员工就超过950人,到2020年这家公司的员工超过了1500人,其中三分之二的员工都是工程技术人员。
相比之下,滴滴自动驾驶目前团队人数在500人规模左右。早在2017年,程维到清华大学进行招聘宣讲时,甚至直接拿未来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愿景PPT来吸引清华的毕业生。通常来说,行业里会拿专利、实测里程等数据作为评判一家自动驾驶公司技术实力的参考标准之一。但自动驾驶领域对于人才的依赖程度极高,稀缺程度也极高,那么抢人的重要性远大于抢钱。
7月1日,理想汽车李想在公司6周年手册中写道:“自动驾驶已经到了未知的无人区 ——不是一两个聪明人想明白的,而要一群聪明人‘跑出来’的。”
截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估值为34亿美元。而作为对比,上月刚完成新一轮25亿美元的融资后的Waymo最新估值超过了300亿美元。Waymo构建的自动驾驶网约车、自动驾驶货运配送、自动驾驶技术授权的闭环商业模式,让后来者望尘莫及。

滴滴|滴滴暗度陈仓
文章插图
实际上,滴滴做自动驾驶的先天优势,来着其网约车业务上的积累。比如采用混合派单(自动驾驶、人类驾驶员混合)的方式,降低冷启动的资金要求。即使只投放少量自动驾驶车辆,也不会影响乘客的打车体验。此外,平台的运营调度经验是决定Robotaxi服务商业化效率的重要因素。
滴滴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庞大的运营车辆积累的真实道路交通数据。
简单讲,滴滴平台旗下的每一辆车辆都是潜在的数据收集设备,出租车司机在路上每跑一单都是在为滴滴免费收集数据,同时滴滴桔视也为自动驾驶收集众多出行场景现实数据。相比其他自动驾驶公司专门的测试车采集,成本更低。而且,通过打造众包大数据+算法的研发闭环,可以解决自动驾驶技术中的长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