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文徵明、徐悲鸿、张大千……60多件经典名作今天典博亮相( 二 )


“九秋风露九秋花,秋色斑斓夕阳斜。”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而《九秋图》的题材,这是人们对这个丰盛的、收获的季节美好吟咏。
指画荷花
“洗却浮华出世尘,屡从明月悟前身。一篇秋水临波诵,不数陈思赋洛神。”荷花最能体现清洁自持的心境,展览中也不乏咏荷绘荷之作。
【北京日报|文徵明、徐悲鸿、张大千……60多件经典名作今天典博亮相】“家无杨荷花,必是俗人家。”这是清末的一句时谚,而其中的“杨荷花”指的则是当时公认善工荷花的著名画家杨建屏。据传,杨建屏极爱荷,他有习惯,每日清晨去观察荷花的形态,但每天画荷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有人问缘由,他说,“作画贯注神力,此时神气不足也。”为怕损伤画作的气韵,即便有远方来客乞画,他也决不再作。
“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这是他自己在荷花图上提写过的创作构图技法,而这种理念也体现在本次展览中他的作品《墨荷》之上。
而展览中一幅《指画荷花图》却是众多荷花作品中的一个“异数”。这幅画的作者是清代刘锡龄,由于他晚年双耳皆聋,因此改号“聋道人”。这幅画作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使用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十分特殊的技法——“指画”完成的。指画在中国的发端可上溯至唐代,清朝达到发展高峰。画家用手指、指甲、手掌代替传统工具毛笔,蘸水墨或颜色,在纸上作画。取“不为笔所累”之意,别有一种特殊趣味。
而刘锡龄则是“聋派指画”的“开山鼻祖”,他的画作曾在1915年的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了金质奖章,是让中国画走向世界的“前人”。
花语祈祥
希腊神话中,爱神在诞生时创造了玫瑰,因此玫瑰成了爱情的象征,这也许也是西方“花语”的初始。而中国也有自己的“花语”,它们在文人画中,民间的图案里,述说着真情、心境或美好的祈愿。
一幅明代的《五瑞图》绘着五种象征吉瑞的美丽花卉,借助花语表达美好的心愿。旧时在过春节时,家里常常挂上一幅这样的五瑞图,祝寿祈福求平安。象征在新的一年里长寿无忧,子孙昌隆,家基稳固,百事平安。
另一幅明代的《荔枝鸣禽图》同样以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吉祥的寓意表达,诉说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愿望。画面上,鲜红的荔枝树上,一只白色绶带鸟飞来枝头昂首名叫。荔枝寓意“大吉大利”,绶带则隐喻着“长寿”。
清代李鱓的《秋葵鸡黍图》则用“花语”表达着对生生不息的追求。秋葵又叫草芙蓉,是锦葵科多年生宿根花卉。它适应性极强,生命力旺盛,硕大鲜艳,繁盛不息。而“鸡”的意象在传统文化中更是内涵丰富。古人认为鸡是“五德之禽”,文、武、勇、仁、信,画中的鸡正代表着画者对成为“足金”之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