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随着新一代用户群体的成长,各行业、包括互联网行业的目光也更加聚焦在年轻群体上。可以看见,年轻群体的确在时代浪潮中发出越来越大的声量,因此许多人也开始“讨好”年轻人,向年轻群体靠拢。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分讨好的姿态,有时却容易引起反感。
文章插图
012017年10月,老艺术家王刚登上了《脱口秀大会》,在台上大谈人设,之后话锋一转,将矛头对准了「媚青」文化——
「(有些娱乐圈的老人)为了圈粉,也故作年轻,满口网络用语,弄得自己也跟18岁似的。其实什么年代的人说什么话,再正常不过了,否则不仅自个别扭,大伙听着也别扭。」
在年轻人喜欢的脱口秀节目上,炮轰「老家伙们」谄媚年轻人,怎么听都有那么些「媚青」的意味。
炮轰媚青是容易的,放弃媚青是很难的。
特别是互联网圈。
如果有谁跟你说,我才不care年轻人,那你可就要离他远些了——谨防他被雷劈着时连累到你。
若他真这么想,那他还是太年轻了。等待他的,是真香定律的应验。
若他「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玩的是「口嫌体正直」那套,那就有点不太实诚了。
讨好年轻人,早就成了「政治正确」。
靠着年轻人起家的B站,在「五四」的策划——《后浪》《我不想做这样的人》,就一再给互联网营销者「上课」:给年轻人来一套精神马杀鸡,很有必要。
而「得年轻人得天下」的口号,更是来得直接,就连「我就蹭蹭」的掩饰都不要了。
02媚青或许是可耻的,可不媚青是不行的。
不能说是祖传手艺,但也算是传统了。
郭海淮老师就考证了一番:
中国近代的「青年崇拜」,最早要追溯到晚清时期。从谭嗣同领衔的戊戌变法、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再到五四运动、黄埔军校与共产主义青年团等,整个中国近代史几乎都是由那一代青年人谱写。
从「世界是你们的」的论述,到「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的比喻,都给年轻人加上了「代表未来」的滤镜。
年轻人确实代表了未来,但不是人类的每个历史时期都那么迷恋未来。越「传统」的社会,越是「长辈本位」。对年轻人高捧,其实是近代化的伴生景象。
福柯信徒们总是习惯于将社会问题置于「权力视角」下审视。年轻人被追捧,其实也能找到权力视域下的解释:一,年轻人还没执掌权杖;二,年轻人即将接过权柄。
从经济学层面看,这可以视作生产力对年轻人的「赋权」——如社会学学者陈映芳说的,「在农耕时代,农业劳动讲究经验,老人有权威,但工业革命需要新知识、需要年轻人的体能,所以它的大门是向年轻人敞开的。」这番解释,比那些抽象赞美要靠谱多了。
到了信息化时代,年轻人的学习能力与知识结构,让他们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愈发被放大。
以往「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可以说:我给你的,才是你的。我不给你,你不能抢。
现在前浪还来不及倚老卖老,就一下子被后浪拍在了沙滩上。还想再「浪奔浪流」,一看那「35岁年龄坎」的堤坝立在那,回都回不去。
只能叹一声:后生,真可畏。
「后喻文化」,真的不只是个文化语汇。
03年轻就是好。
60后、70后富豪们看着黄峥、张一鸣、程维,肯定会心生此感。
中年人看着盲盒、漫改、原神、汉服、米哈游这么火,也会生出此感。
一堆销冠们看着李佳琦薇娅,一群旧电商看着文和友、钟薛高,一众营销平台看着抖音、小红书,同样会生出此感。
当年轻人跟「活力」「潜力」沾上边时,整个社会变得彻底媚青,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创业者会说:年轻人在哪,市场就在哪。
投资者会说:年轻人的消费偏好,才是未来的投资机会。
年轻就是购买力,年轻就是高ARPU,年轻就是未来的现金流。
托马斯·科洛波洛斯在《圈层效应》里说的那句话——「只有理解消费主力的商业逻辑,懂得如何靠拢这一代年轻人,未来的商业才能成功」,更是被互联网平台们奉若圭臬。
他们太懂了。
你看,那些准大厂的招股书上,谁不把18-34岁用户占比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笔?
04讨好年轻人,赚钱更顺心。
但万物皆有AB面,一面是利,一面是弊。
讨好年轻人的收益固然可观,对应的代价也早已标定。其中就包括,容易被反噬。
年轻人不是你想媚,想媚就能媚的。
讨好的人越多,讨得好的阈值就越高。
- meta|Facebook的Metaverse Play是一场互联网未来之战
- 耳机|获投近亿元,海归博士创业8年打造元宇宙入口,要颠覆现有互联网终端
- 裁员|2021互联网公司裁员汇总:裁员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 何树山|合肥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
- 电信运营商|民航局:鼓励航司、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开发空中网络服务
- 座舱|从互联网转行到汽车行业,你需要了解哪些知识?
- oracle|网友:一个做互联网的朋友说,国内互联网大佬都有个很奇怪的现象
- 互联网|迎接 2022 年冬奥会,北京开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百日整治”行动
- 工业互联网|联想花12.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看似“蛇吞象”,实则反被掏空
- 互联网公司|快手电商掉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