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既然不以文明为荣,那我们为啥还要保留我们的文明

提問的樓主,這裡面有的其實三番四次我和人都討論過,但貌似沒人重視。從清朝開始,滿人已經逐步實行了一些去漢化措施,尤其精通漢文化的乾隆等人,比如民間不能習武,等等。到清末,洋務運動如火如荼,之後的五四,全國響應。這些一系列的措施告訴人們什麼呢?“中國的傳統不好,我們要想富強,就要學外國。” 學國外變法,失敗了。孫的三民主義,毛的馬列思想,都是歐美來的,好萊塢的影響幾乎從30年代就霸佔了上海和中國的偏安娛樂,菲律賓樂手大放異彩,爵士風格的中文歌稱霸一方。講過分一些,從內地解放戰爭前中華民國開始,到後來的文化大xx,再到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是一個山寨歐美,前蘇聯,甚至日韓的國家,從文化到政治,不一而足。跟在歐美國家屁股後面走了一百多年,七十年代把中國在戰爭後倖存的傳統文化傷得一乾二淨了。除了金字塔尖的一些藝術之外,中國哪有什麼中國文明。一個只有六十多年歷史的國家,還常常嘲笑別國歷史短暫。所以,沒什麼保留不保留的。
■网友的回复
因為上可維穩,下可撈金看孙杨现在接了多少广告了 伊利 可口可乐 宝马什么的 品牌与运动明星互相消费 然后由消费者埋单民族主義是個好東西啊!
■网友的回复
我家住在一个小县城,有黑社会,有强拆,现在经济不发达,几百年没出过名人,过去一直是段黑历史,在周边地区里名声还很不好,天天有坏新闻,暂时没有看到什么好的未来。但是我每年都会回到这个小县城里,只为每年一度的元宵节社火表演。半个县的人口都聚集在县城里,堵塞了全城的道路。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舞龙舞狮队或者是秧戈队,环着老城来一次大游行。说实话,表演不好看,很烂很俗,充满着贫下中农的恶趣味,我曾看见一个村的高跷队几百号人(全是小学生),头上都扎着两个安全套吹起来的大气球,然后全城转悠。。那场面。。。我妈总劝我这几天少出门,因为治安不好,满城的打架斗殴和拦路抢劫,少在外面吃饭,我估计一条街上一半的没卫生证,剩下那一半在卖假酒。====这个小县城,没啥文化底蕴,也不能引领时代潮流。唯一称得上文化的就是这恶俗的“民俗文化”。但是我为什么还在喜欢着这个地方,怀念着这里的一切?我也不知道,也许正如老一辈人所说,我的根在这里。关于“根”这个概念,我不是很懂,我觉得应该是类似于“认同感”这样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你拥有时不觉的珍贵,只有失去他时才会感到惋惜。
■网友的回复
看一下林毓生教授的著作《中国意识的危机》中国有一个传统哲学观——认为人的思想力量在历史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远的不说,先从近代说起。19世纪末的中国清朝,涌现了一大批的改良改革派,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康有为认为儒教是当时中国人民所普片接受的信仰和价值体系,虽然儒教不能创造性地回答来自西方的冲击,但还是应该为儒教提出新的方向和对它进行新的解释,以此来复兴中国。谭嗣同则认为要提出一种新的概念来取代儒教进行改革。梁启超则是强调民主的观念必须先深入民心。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几位清末名人他们对中国改变的核心内容和前提都是改变思想、世界观。后来到了五四运动的代表人物——鲁迅、胡适、陈独秀,这三人虽然思想不同、对中国改革的方向方式也各持己见,但是在中国改革的方法中有一点他们三个人是基本一致的,他们都认为中国传统必须推翻,并且把对传统思想的改革放在了根源位置上。再后来到了毛所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这不止是为了阶级斗争而发动的革命,也是在对思想进行一场以他的理解为核心的革命。这可谓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一个集合体和缩影,终究还是逃离不了传统的束缚。思想为大为先为根基,这是中国的最核心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国一个很隐形的哲学观(一元论的哲学观),以此为原点,很容易就可以解释得了今天昨日中国政府和民间对传统文化一连串的破坏和推翻的问题。正因为思想是根基,并且是一元的,新的政权新的思想要确立,一山不能容二虎,必须先推翻旧的思想,思想反映在现实中就是文化,推翻传统文化就此成为每一个新概念推出时永恒不变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