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挺|马承宁老师用心理学视角解读漫画《一人之下》中的“白鸮”梁挺

梁挺|马承宁老师用心理学视角解读漫画《一人之下》中的“白鸮”梁挺

文章图片

梁挺|马承宁老师用心理学视角解读漫画《一人之下》中的“白鸮”梁挺

文章图片

梁挺|马承宁老师用心理学视角解读漫画《一人之下》中的“白鸮”梁挺

文章图片

梁挺|马承宁老师用心理学视角解读漫画《一人之下》中的“白鸮”梁挺

文章图片

梁挺|马承宁老师用心理学视角解读漫画《一人之下》中的“白鸮”梁挺

马承宁老师心理学视角解读漫画用心理学的眼光解读《一人之下》之“白鸮”梁挺


注:本篇文章可能有的读者看不明白 , 只有看过了《一人之下》最新话的朋友才能理解我在说什么 。

一人之下
人气动漫《一人之下》(原名《异人》)正在更新中 , 最近更新的两话阐明了当时“白鸮”梁挺为何会突然就选择死在了唐门高英才的刺下 。

《一人之下》并不是一部心智不成熟的人能够看得懂的漫画 , 它其中蕴含的道理非常的深奥 , 也非常的智慧 , 甚至能够交给读者非常多的处事法则 。 整部漫画不管有多少情节 , 它都有一个主旨 , 那就是“何为人” , 这部作品在教人做人 , 告诉世人怎样才算是个“人” , 人若想活的幸福、洒脱 , 应该要怎么活 。 就像我之前说的 , 读《一人之下》 , 我明白了 , 做人要学老天师 , 做事要学张楚岚 。 当然了 , 《一人之下》这部作品介绍了不仅有一种价值观 , 而是多种活法 , 这才是我们这个社会 。 所谓修行之人 , 指的就是修心 , 就是要搞清楚“何为人” 。

有的朋友骂梁挺是个变态 , 只为了“别人能够注视他的眼神”就做了那么多的恶 , 害死了那么多的人 , 实在是个变态 。 说的不错 , 梁挺确实是个变态 , 和我们现实生活里那些反社会人格的人 , 比如提着汽油上公交车的人一样 。 但是《一人之下》这部作品并不会肤浅到用“非黑即白”的价值观讲故事 , 它会通过各种事例告诉读者:事出必有因 , 所以才有了这一话的讲述 。
梁挺确实是个变态 , 但是不能把所有的解释都归为“变态”二字 , 这是不成熟的 。 就比如我们社会上的某些男性控制不住的喜欢穿女性衣服 , 你不能只是一脸厌恶地说一句“变态”就完了 , 大家如果愿意去了解其背后的原因 , 你一定会打开一扇全新的视窗 。 我曾经讲过一堂课 , 叫做“为什么心理咨询师比其他人更有包容心?”答案是 , 心理咨询师比其他人更相信因果 , 我们在知道了某个匪夷所思的事件之后 , 我们更愿意相信它一定有什么原因 , 就是这种预设 , 会让我们心理咨询师不那么急于评判某个人或某件事 。 所以当梁挺的过往被揭开之后 , 其实他更像是个复仇者 , 向他的养育人复仇 , 也在向“社会”复仇 。

为什么这么说 , 等我慢慢讲 。
通过这一话的讲述 , 我们知道梁挺因为长相丑陋 , 从刚刚生出来就被他的家人不待见 , 嫌弃 , 甚至厌恶 。 他人对他的这种态度一直持续到他开始行凶 。 那么为何梁挺会对“别人的注视”如此在意?这种注视是“睁大眼睛 , 把眼眶都瞪裂 , 把瞳仁都缩到最小”的注视 。 讲到这里 , 我们有理由相信 , 作者米二一定是学过 , 至少是了解过心理学的 , 因为他充满了心理学的专业概念 。 喜欢看动漫的朋友们 , 有没有觉得这个梁挺和《火影》中的我爱罗很像?我爱罗是通过不停地杀人来证明自己还活着 , 而梁挺是通过不停地作恶来寻找那双注视他的眼神 。 但我爱罗比梁挺幸运 , 因为我爱罗知道自己要什么 , 知道怎么满足自己 。 但梁挺竟然连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 。 但梁挺比我爱罗庚真实 , 因为现实里像梁挺这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特别多 , 甚至大多数人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 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火影我爱罗
言归正传 , 长相丑陋的梁挺遭到了所有亲人的不待见 , 嫌弃 , 厌恶 , 这就是他仇恨的起源 , 因为他周围的人并不知道 , 他们的每一个厌恶眼神都是一把利刃 , 在刺杀着梁挺的心脏 。
这里我们需要讲一个心理学的专业概念:“分离焦虑” 。
人在出生之前 , 还是胎儿的状态时 , 就已经和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个人——妈妈——建立了这个世界上最最亲密的关系——共用一个身体 , 不用呼吸 , 不用吃饭 , 还被羊水360度包裹 , 十分安全 , 十分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