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图中这个身手矫捷的姑娘,名叫陈海瞳,12米高的岩壁她10秒就登顶了,难以想象的是,她今年才只有8岁。
文章插图
陈海瞳自小好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攀岩,在岩壁上飞行的感觉,让她一下就爱上了这项充满挑战的运动。
文章插图
陈海瞳的父亲 陈晨: 5岁半的时候,爷爷奶奶带她去一个全民健身公园,到公园她就看见有一块岩壁,那是一个专业攀岩的地方,她看见了就说“爷爷奶奶,我想玩这。”因为我们都知道她喜欢爬高,爷爷奶奶也比较支持,爷爷奶奶就说“去吧,玩去吧!”于是,15米高的岩壁,她第一次就爬上去了。
15米的岩壁比五层楼还要高,可初试身手的海瞳不但不恐惧,还觉得很刺激。发现了孩子擅于攀爬的天赋,家里人决定送海瞳去攀岩馆接受专业训练。
文章插图
攀岩教练 马品: 她基本上一周训练两次,自己还能再做两次练习,如果你要想给她整哭,你就跟她说不让她来攀岩了,她就会哭。
文章插图
攀岩有三个分项:速度、难度和抱石。10.04秒,是海瞳在速度攀岩12米赛道上取得的最好成绩。而她最喜欢的,则是在凹凸不平的岩壁上进行“抱石”训练——攀岩者在没有绳索保护的情况下攀爬不超过五米的岩壁,下方则有专业海绵垫做保护。这时的海瞳,完全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小飞侠”,而这样的敏捷身手背后,其实是无数次的跌落和爬起。
陈海瞳的父亲 陈晨 : 她摔得最严重的一次,把胸椎跟腰椎连着的那个地方软组织震了一下,休息了三五天缓过来了。
文章插图
攀岩教练 马品: 海瞳在我印象之中,她就是一个特别肯练、很聪明、天赋很好的一个孩子,她的意志品质是很强的。
训练场地的岩壁上,各种造型的石头表面都刻意用刷子打磨得粗糙,这样可以增大摩擦力,但也会给攀岩者的手掌带来一定的训练损伤。
采访人员:最开始的时候,手上起过泡没?有过茧子没?
陈海瞳 :有。
采访人员:起泡磨破了疼不疼?
陈海瞳:疼。
采访人员:为什么这个运动你那么喜欢呢?
陈海瞳:攀岩特别好玩,感觉在天上飞似的。
文章插图
陈海瞳的父亲 陈晨: 她从来没喊过“我累了”“我疼了”“ 我不攀岩了”,从来没有过。都是我们去跟她聊,我说,姑娘,不行就放弃也可以,你自己决定,因为这个(运动)你摔了也疼,你训练也累。我们怕她觉得我们不同意,所以我们会跟她说你有选择性,但她自己从来没有放弃过。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两年间,海瞳几乎参加了省内大大小小所有的攀岩比赛,除了一次亚军之外,几乎每一次都站上了冠军的领奖台。对于孩子的未来,陈晨表示,让女儿走专业道路现在还为时尚早,但他会陪海瞳在体育这条路上摸索前进。
陈海瞳: 我想成为一名攀岩运动员,我的目标是拿到奥运赛的冠军。
“爱,是给孩子自己去选择的权利”
海瞳小小的身体里所绽放出的与困难死磕到底的劲头打动了很多网友。
文章插图
在为小姑娘点赞的同时,也可以看到,除了海瞳自身的坚持以外,她的父母也给了她追逐梦想的自由和勇气。
文章插图
陈晨和爱人经营着一个小汉堡店,每次海瞳上课,夫妻俩都会分工,一个照看店面,一个到攀岩馆陪着孩子训练。3小时的训练过程中,陈晨会用手机认真记录下海瞳学习的要点,课后再与女儿一起琢磨。
文章插图
陈海瞳的父亲 陈晨: 我跟她妈妈,包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支持的都是她的爱好。我们从来不强迫她或强加(给)她去喜欢一个什么东西,包括她自己学的架子鼓和舞蹈,都是她自己去喜欢,自己愿意去训练、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