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高精地图降温,地图变“轻”是大势所趋吗?( 二 )


一方面 , 高精地图还不能真正满足自动驾驶提出的高要求 。
当自动驾驶正在某个场景里被使用 , 高精地图必须要做到真实反映出当下的所有信息量 , 比如道路标志、车道引导线、道路的坡度、甚至是路面上需要闪避的障碍 。 至少是为了安全考虑 , 避免自动驾驶做出错误判断 。
这就涉及到高精地图的鲜度问题 。 如果鲜度不符合要求 , 地图更新频率太低 , 就很难去服务好自动驾驶 。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曾特意强调这一点:对于城市场景 , 高精地图的“鲜度”非常关键 , 希望NGP发布的时候能够做到天级更新高精地图的能力 。
鲜度 , 在自动驾驶进入城市场景时更为重要 。 在城市场景中 , 道路变更、维修 , 红绿灯状态等信息的更新速度快 , 车企需要天级更新的高精地图去提升产品体验 。 而高速场景 , 许多道路信息不如城市变化快 , 则不需要过分依赖更新频率 。
尤其是近两年 , 城市辅助驾驶成为新卖点 , 主机厂在盼望产品尽快落地时 , 更迫切立刻有发展成熟到极致的高精地图 。
想法虽美好 , 但维持“鲜度”要付出的成本 , 厂商难以覆盖 。
在维护地图时 , 都需要人力和资金 , 涉及到工作人员的成本 , 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的成本 。 中国城际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等等加起来也就30万公里 , 但全国的城市道路有近1000万公里 , 本身做这件事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 。
“现在高精地图更新 , 还是用的比较人工的方式 , 靠采集车上路采集 , 每周能有一次更新就不错了 。 ”业内人士还指出 , “即便高精地图再怎么好用 , 它仍然会成为车企未来大范围普及自动驾驶 , 将会面临最大的掣肘因素” 。
另一方面 , 自动驾驶因为发展遇阻也难以促进高精地图落地 。
高阶自动驾驶是高精地图的“用武之地” , 但从L3、L4再到L5 , 目前落地进度已经向后推迟 , 个别车企即便实现也是在多个“定语”前缀限制下达到的 。 像是奔驰 , 近期才能在德国的一小片高速公路上使用L3级自动驾驶功能 , 这段路就被高精地图覆盖 。
在「智能相对论」看来 , L3进度放慢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L3级方案本身 , 没有学习到足够的场景 , 也没有彻底解决Corner Case出现时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是准入问题 , 2021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 , 乘用车L3级自动驾驶如何准入还不确定 , 一切仍是未知数 。
从供需角度去看 , 发展自动驾驶 , 车企需求哪些新的场景 , 兴许高精地图才会覆盖过来 。 可是 , 大部分车企在技术上都没法真正渗透这些场景 , 高精地图厂商难有动力去跟进 。 此外 , 自动驾驶对高精地图的需求不断变化 , 量产也始终在“前夜” , 厂商看不到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 , 也没有动力去采集和更新数据 。
“重”高精地图是短期选择 , “轻”高精地图是大势所趋?
高精地图有那么多痛点待解 , 为了在摆脱高精地图的辅助后 , 仍然能够打造出体验更好的自动驾驶 , 那不妨将数据积累、算法迭代做得更好 。 在这个过程中 , 华为、小鹏、毫末智行都在持续增加投入 , 走出“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方案 。
首先 , “轻地图+重感知”方案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
比如毫末智行 , 推出的支持城市NOH功能的HPilot 3.0 , 通过大规模数据训练 , HPilot 3.0在仅依靠SD地图导航的前提下 , 就能对诸如车辆近距离切入、车辆阻塞占道、交叉路口、环岛、隧道、立交桥等复杂场景做出快速、高成功率的操作 。



要做更好的适应性其实是以一种长远的眼光去考虑发展 。 短期来看 , 为了解决某个非开放场景下自动驾驶 , 用激光雷达补盲以及高精地图 , 其实无可厚非;但长期来看 , 依靠大规模高精地图是有场景泛化的局限性的 , 尤其是进入到城市道路之中 。
像北京还好 , 道路基本上正南正北 , 且路面大多比较宽阔;但是隔壁天津则是由着众多单行道且相互交错;若是重庆 , 就像是一个3D立体的城市 , 道路环境堪称“地狱模式” , 高精地图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 。
“轻地图+重感知”方案拥有好的适应性也就是获得好的实用性 。 既降低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 , 也可以拓展到更多更大规模的城市 ,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几个城市的范围 。 最终可以预见的是 , 技术方案会比“重地图”方案更易覆盖高速、城市道路、停车场等全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