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三星供应商在越南:中国师傅月薪1.6万,当地员工2200( 二 )


而越南国内政治动荡的阴影 , 始终笼罩在一些中国企业的头上 。
郭林海记得 , 2014年 , 美的在胡志明市的工厂被砸了 。 “当时 , 厂长跟我说 , 你们最近最好少出去 , 如果晚上出去 , 尽量去好一点的酒店 。 去酒店消费 , 千万不要大声嚷嚷 , 人身安全第一 。 ”
朱涛也谈到:“2014年越南从南到北闹过事 , 打砸华人工厂 , 当时的报道也很多 。 还好我们当时在北方 , 也受到政府一定的保护 , 但对于风险的担忧在我脑海始终挥之不去 。 ”
致力成为本地化公司
在施展看来 , 数量庞大的在越“中国干部”是“链接起中国供应链与越南组装环节的微观载体” 。 一些台湾地区学者很早就关注到 , 东南亚的台资企业最欠缺中间层的行政与技术管理人员 。
郭林海表示:“从国内去越南工厂的技术师傅 , 能拿到16000元人民币的底薪 。 我给那边的厂长是2万元人民币 , 基本上按照国内标准的1.5倍 。 也就说国内给1万元 , 去越南就要1.5万元 。 毕竟是背井离乡 , 工资肯定要高一些 。 ”
现在 , 郭林海的越南工厂已经投入了接近2000万元人民币 。 疫情之前 , 他通常两三个月就会过去越南一趟 , 现在因为疫情原因他已经两年没过去了 。
2019年刚过去时 , 朱涛的厂里设了两条产线 , 加起来百十人 。 目前 , 公司员工已经达到700人 , 投资也上亿元人民币了 。 在疫情之前 , 他每个季度会去越南视察厂里的情况 , 一待好几个月 , 回国探亲则待一周左右 。 疫情期间 , 他去越南的频率改为一年一次 。
朱涛说 , 中国人其实不是特别习惯在海外长期工作 , 特别是家庭在国内的话 , 不像日本或者韩国 , 他们会拉家带口去国外工作生活 。 “所以在越南我们从国内过去的干部比较少 , 这方面人才相对稀缺些 。 ”
恩凯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在宁波的纺织服装出口骨干企业 , 在东南亚多国经营和投资项目 。 该公司董事长沈功灿认为 , 当前 , 高校外语类教育资源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 而学习东南亚小语种的人实在太少 , 中资企业去了东南亚 , 非常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 国家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学习东南亚小语种的语言 , 而且 , 这些学生毕业后很好找工作 , 去了东南亚 , 企业待遇给得高 , “他们当然愿意去的了 。 ”
随着越南工人、管理者对业务的学习和熟练 , 公司职员中的越南干部比例有所提高 。
朱涛表示 , 目前 , 公司职员中越南干部的占比超过了80% , 将来这个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 。 “中国干部每年都在减少 , 越南干部也慢慢上来了 。 按我们的方向 , 只要有越南干部能够担起这个责任 , 我们中国干部就可以撤了 。 ”
“我们有很多单身的中国干部在这里成了家 , 跟越南女性在当地组成家庭 。 我觉得这是本地化最好的体现 。 ” 朱涛说 , “企业在越南 , 我们就要用越南的人 , 用越南的资源 , 用越南的服务 , 融入越南的市场 , 最终由越南本地人来运作工厂 , 成为真正本地化的企业 , 这是我们的长期目标 。 ”
中国三星转向高端制造产业
三星在2019年撤走中国最后一家手机工厂后 , 在之后的两年又关掉了其在中国最后一家电脑工厂(三星苏州电脑工厂)、在中国唯一电视制造厂(三星天津电视机工厂) 。
尽管手机业务折戟中国市场 , 但三星对华投资并未停下 , 而是加大了尖端技术领域的投资力度 , 推动其在华产业布局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 。
公开资料显示 , 2020年 , 三星在华新增投资达54亿美元 , 占当年中国利用外资总额的4% , 其中98%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 近年来 , 中国三星的布局包括半导体、新能源动力电池、车用陶瓷电容、OLED显示屏等高技术含量产业 。
目前 , 三星在中国有近20家生产工厂、8个研发中心、7万名员工、4000余家供应商 , 疫情期间每年保持着50亿美元左右的对华投资数额 。
芯片业务是当前三星电子的核心业务 , 其在中国苏州、西安和天津都分布有半导体生产工厂 。
三星西安被寄予厚望 , 也被视为在华业务转型的案例之一 。 这是三星在韩国本土之外的唯一存储芯片厂 , 经历了多次追加投资和扩能 。 今年 , 西安三星半导体二期项目已完成扩建并投产 。 据业内估计 , 第二工厂将使三星在全球NAND Flash的市占率由35% 提升至40% 。
在天津 , 三星引入了OLED显示屏生产线并于2021年2月投产 , 生产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的高端显示屏幕;投建了全球领先的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工厂 , 2021年实现新产品量产 , 是三星在该领域的主要生产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