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星空|从《灵笼》终章说起,中国科幻动画的康庄大道还有多远?


吞噬星空|从《灵笼》终章说起,中国科幻动画的康庄大道还有多远?
文章插图
文 | 数娱梦工厂,作者 | 徐冰
上一秒还是冉冰抱着马克,低声呢喃与爱人远行后的甜蜜生活。下一秒,兽化马克已经将冉冰的灵魂吸食殆尽。这一幕灵魂献祭,让《灵笼》终章的上海场超前点映会上响起了轻轻的抽泣声。
素有“艺画刀天”之称的艺画开天,在《灵笼》第一季的最后,也抓紧给了粉丝们一个难以忘怀的结尾。
吞噬星空|从《灵笼》终章说起,中国科幻动画的康庄大道还有多远?
文章插图
作为国内首部末世题材的3D科幻动画,《灵笼》从PV发布之初就相当惹眼。2019年第一集上线后,更是直接把过往国产科幻动画子供向的标签给扯了下来。经历了“上”“中章”“下”“终章”“特别篇”等历时三年走走停停的播放模式后,5月15日《灵笼》第一季正式在一片“第二季搞快点”的催更声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回顾了过去几年中国科幻动画的发展历程后,数娱君发现虽然现在国产科幻动画一片热闹,但在四年前,类似《纳米核心》等非子供向科幻动画的备案还基本保持在每年1~2部的数量。直到2019年陡然飙升到了28部,而这一年也正是《灵笼》正式上线的一年。
对于一部科幻动画来说,《灵笼》的剧本或许并不能称作完美。但凭借精美的美术、流畅的打斗,《灵笼》已经足够算的上一流佳作。趁着《灵笼》第一季完结的余温,数娱君想借势来谈一谈中国科幻动画的现状与未来。
从一年一部到一年20+,是什么让国产科幻动画爆发增长?如果要问哪一年是国内科幻兴起之年,那么数娱君一定会回答:是2019年。
2019年初,一部《流浪地球》的热映点燃了国人内心尘封已久的科幻热情,年中《灵笼》的热播又让国产科幻动画脱离了子供向的标签。
数娱君整理了从2017年到2020年的广电总局非子供向国产科幻动画的备案信息。从表格中我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科幻动画在2019年的跨越式增长:2017年、2018年非子供向科幻动画备案仅1部,到2019年立项数量飙升至28部,2020年虽然有所回落但也维持在20部左右的数量。
吞噬星空|从《灵笼》终章说起,中国科幻动画的康庄大道还有多远?
文章插图
(部分同年备案的系列作品统一算作一部)
除了数量上的突飞猛进外,从上述表格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原先没有科幻动画制作经验的动画公司,如玄机科技、两点十分等也开始试水科幻领域,就在今年4月,专注二维动画的艾尔平方也发布了一条三维原创科幻动画《二号地球》的PV。
不只是动画工作室开始对科幻领域萌发兴趣,平台对于科幻动画的投资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其中海岸线与腾讯合作的《终钥战纪》;艺画开天与B站合作的《三体》;初色动画与B站合作的《银河之心》《黑门》都是这几年各大动漫发布会上备受瞩目的重点项目。
吞噬星空|从《灵笼》终章说起,中国科幻动画的康庄大道还有多远?
文章插图
在《灵笼》之前,科幻动画在国内一直是风险极高的内容品类。
这与科幻动画需要一定的制作门槛有关。在科幻动画的筹备阶段,制作组必须要与相关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反复推敲剧本和美术设计,尽可能降低硬伤出现的概率。这一过程所耗费的心血要远远高于其它类别的作品,而国内大多数动画工作室,并不具备可以把时间大幅花费在前期筹备上的资本。何况即使付出巨大心血后,也很难预判作品是否会受市场欢迎。
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是2006年国产科幻动画电影《魔比斯环》的上映,作为中国首部3D科幻动画电影,《魔比斯环》历时5年制作,耗资高达1.3个亿,然而它却在国内只取得了300万的票房。如此惨烈的票房成绩,让很多投资人从此对科幻动画望而却步,直到《灵笼》的出现。
《灵笼》的爆火可以说是现象级的。在播出平台B站,《灵笼》的播放量突破了4亿,超过20万人给出了9.6的高分,追番人数达到750万人,最新三集的微博讨论量甚至高达10亿,剧情还受到中国日报、新华网、中国青年网、澎拜新闻等多家权威媒体点赞报道。尽管更新速度极为缓慢,但观众丝毫不吝于对《灵笼》表达热情,官方发布的众筹推塔计划仅在短短17天内就突破了一千万元。
可以说《灵笼》带来的不只是大众对科幻动画的关注度,更是向市场展示了科幻动画所蕴含的商业价值。包裹在本土科幻动画外层的坚冰正在悄然融化。
从亦步亦趋到本土特色,什么是中国科幻动画?在《灵笼》每一话的正片播出前,都有一行鲜红的提醒文字“建议观影年龄:18周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