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教 白莲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揭秘历史上的白莲教真相( 三 )


更为不妙的处境,来自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天灾 。其中又以山西地区,遭灾特变严重 。原本生产方式多样化的当地农民,被明朝强制进行单一的生产模式,对灾害的抗击能力也就降到了最低 。不少人铤而走险,开始同边境另一边的蒙古人做了走私贸易 。白莲教团的组织性与协作能力,正好符合走私商团的必须 。
白莲教 白莲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揭秘历史上的白莲教真相
文章图片
白莲教在民间的巨大发展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结果,这些在山西的白莲教众,就成为了北方边区的主要走私力量,堪称后来著名的晋商集团先祖 。他们和东南沿海的私人海商一样,必须同内地的官宦大族联系,形成了维持地区经济稳定的不可控因素 。这样的局面在整个15世纪后期都愈演愈烈 。当广东和浙江沿海的商人,在地方官护佑下出海贸易 。在山西也有不少白莲教徒出关,同掌握北亚贸易路线的蒙古人交易 。
更为讽刺的是,这一南一北的两大走私商人集团,也在同期遭到新的非难 。新继位的嘉靖皇帝,是对权力及控制欲非常看重的君主 。他周围的主要谋士也基本以最正统的儒家士大夫集团为主,对地方有天然的不信任感 。他们先是接着屯门海战的冲突,以驱逐葡萄牙人为名,整顿了广州沿海 。接着又以余姚的血案为契机,消灭了浙江沿海的双屿岛和几大海商集团 。类似的模式也在山西发生了 。
乘坐大象拉车的嘉靖皇帝
另一条路线
活跃在明朝边境的蒙古人
1545年,山西当地的宗室朱充灼因获罪而被取消了爵位 。因不满被册封在当地的代昭王朱充耀,未替其向朝廷说情,决心发动叛乱 。除了自己能动员的少量驻军外,他还向关外的土默特蒙古人求援,约定一起夹攻边防重镇的大同 。
来自应州的白莲教领袖罗廷玺,在这场叛乱中也表现活跃 。虽然这次叛乱很快被明军镇压,蒙古骑兵也来去匆匆,但还是让嘉靖的朝臣们开始注意其山西边境的情况 。在又一轮高压清洗后,很多白莲教徒决定出逃,到长城以北地区另谋生路 。他们以各自的小教团为核心,也吸纳了一些不堪忍受明朝剥削的农民,一起翻阅被蒙古人称为“白墙”的长城防线 。控制着漠南与河套大部的土默特蒙古人,是他们之后唯一可以依靠的对象 。
被蒙古人称为白墙的明长城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长城以北的地区并非都是贫瘠的荒原 。距离大同不远的丰州一带就水草较为丰美,还适合农业生产 。早在辽金时代,当地就是一个控制草原南部的重镇 。蒙古帝国崩溃后,这里的城市被废弃,只有少量人口存在 。以白莲教为首的越境集团,就将这里作为自己的落脚点 。他们在蒙古王公阿勒坦汗的庇护下,开始对这里进行了历史性的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