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市场疲了:没有新故事,没有换机潮( 三 )


另一家统计机构Canalys , 数据呈现出的趋势也大致相同 , 其移动业务副总裁Nicole Peng分析称 , 全球手机市场低迷受不利的经济状况以及季节性需求疲软影响较大 , 疫情、通胀和零部件短缺问题同样成为制约手机发展的障碍 。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此前3月在推特上透露 , 中国主要安卓手机品牌已削减1.7亿部订单 , 占今年出货计划的五分之一 。
据黄鹏真观察 , 在深圳一线城市 , 身边开安卓手机店的老板们 , 今年一季度的销量相较以往同期的平均水平下降了三成左右 。
就连手机上下游的供应商 , 也都开始寻求转型 。 “手机订单比重越大就越头痛” ,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指出 。 以舜宇光学、欧菲光为例 , 在其公布的未来发展方向中 , 都已经从以手机业务为重心 , 到发展智能汽车以及新业务 。
孙燕飚对深燃表示 , “当前行业的共识是 , 未来三年内 , 手机市场都或将呈现消费疲软的状态 。 ”
手机厂商 , 该往哪去?未来预期不乐观 , 国产手机厂商们又在做怎样的布局?
目前 , 国产手机厂商的整体布局方向也基本相同 。 产品定位上 , 冲击高端;市场层面 , 向全球拓展;在此基础上拓展其他产品线以及新业务 。
未来 , 中低端市场的厮杀依旧 , 另外 , 只有冲击高端市场 , 提升单价 , 才意味着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 在这条路上 , 从厂商们目前的布局方向来看 , 折叠屏手机、自研芯片、拍照摄像功能的迭代 , 依然是重点方向 。 但华为淡出后 , 从2021年的进展来看 , 国产厂商冲击高端并不算顺利 。
而在市场层面 , 回归的荣耀 , 将目标放在出海上 。 赵明在接受采访时称 , 即使存在下滑 , 手机市场依然是消费者的刚需 , 全球化市场对于荣耀来讲足够大 。

来源 / pexels
小米财报显示 , 其通过开拓海外市场 , 2021年海外收入占据了总收入的49.8% 。 但曾连续16个季度在印度市场稳居第一的小米 , 最近却陷入了泥沼 , 先是年初被开出5.6亿的天价税单 , 又于近期遭遇扣押存款 , 总数高达48亿元 , 几天后才解除冻结 。 这些都意味着 , 印度这个手机增量市场 , 不再好做 。 手机厂商出海面临的合规性、营商环境一直在变化 。
手机市场玩家们的拼杀 , 早已不再容易 。 焦虑的手机厂商们也迫切想要靠手机之外的产品线获得更多收入 。
孙燕飚指出 , 手机厂商们在优化产品组合、冲击高端的基础上 , 正增设产品线 。 “能够看到当前一些国产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加大力度推平板产品 , 这在以前可能会被认为是介于手机和电脑之间的‘鸡肋’产品 , 而且利润不高 , 但为了弥补收入 , 厂商们也愿意多加尝试 。 ”
IoT生态、全屋智能也被视为有同样的机会 。 他指出 , 用户对于蓝牙耳机已经养成了使用习惯 , 这其中还有一定机会 。 同时 ,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持续关注 , 智能手表的市场目前依然还保持着20%左右的年增长 。
这些方向 , 在2017年手机市场下滑时厂商们就已经开始尝试 , 都不算是新故事 , 最新的消息便是手机厂商们轰轰烈烈地涌向造车 , 跨界转型的典型代表是华为和小米 。
“很多曾经华为的手机经销商 , 现如今转换为汽车业务后 , 也在思考是否要继续了” , 孙燕飚透露 。 而小米造车“喊”了一年多 , 但据官方披露 , 要到2024年才会真正量产 。
手机厂商们的多方尝试还在继续 , 但手机硬件的发展已然进入平台期 , “早买早享受”的观念也早已不适合当前 。 只有突破性技术革新 , 才能带来新的爆发式增长 。 但未来新一代的硬件何时才会出现 , 又将以何种方式呈现 , 还未可知 。 “至少当前 , 还看不出任何技术创新的苗头” , 判官指出 。
开店十年 , 黄鹏真最高峰时期曾拥有八家门店 , 但现在就只还剩下一家 。 作为一线从业者 , 他的态度或许代表了不少从业者的心态 , “只要能坚持 , 低谷期也要硬撑住 , 从长远来看这样才不是亏的” 。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