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太上皇"与"太上皇帝"只相差一字,有什么区别?
学习汉语多年,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仅仅是一字之差,意义便会有非常大的差别,极少时候尽管字长得一样,但是书写时的位置不一样,也有可能造成差别 。在古代,有时候也会存在有皇帝退位而并没有去世的情况,人们一般称他们为“太上皇”,事实上还有一个“太上皇帝”的称呼,两个称呼只差了一个字,但是其中的含义却天差地别 。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呢?
文章图片
古代君主退位后,就成了比皇帝说话还算数的太上皇帝,但事实上,退位皇帝并非人人皆称“太上皇帝”,绝大多数皇帝退位后变成了“太上皇” 。“太上皇”与“太上皇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相当大的区别,涉及担任者秉政掌权是否名正言顺的重大政治问题 。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自称皇帝,建立了最初的皇帝制度 。他将业已去世的父亲、原秦国庄襄王追尊为太上皇,是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也是第一位享有此尊称的逝者 。
秦始皇的做法为后来的汉高祖刘邦所传袭 。刘邦称帝后,尊父亲刘太公为汉帝国的太上皇 。刘邦尊父亲为“皇”而非“皇帝”,符合两点传统观念:
其一,“天亡二日,土亡二王”,在国家统治权力的架构上,中国古代君主从来都是拒绝二元化领导体制的 。“一山不容二虎”,哪怕这两只“虎”是父子关系 。
文章图片
其二,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三皇无为,五帝有事”,尊称为“皇”,仅仅意味着地位尊崇,却并无治理国家的权力,只有冠之以“帝”,方才达到位尊而有权的境界,刘太公没有治理天下之实,所以不曰“帝” 。正如颜师古所言:“天子之父,故号曰皇,不预政治,故不曰帝也 。”而太上皇帝手中握有掌权“资格证”,能统御军国大政 。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以“雅薄时务,常有遗世之心”为借口,传位给年仅五岁的皇太子拓拔宏,是为孝文帝 。当时,南北政权对峙,北魏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严峻,单单凭借太皇太后冯氏和五岁的小皇帝,不足以震慑天下,护佑臣民 。于是满朝文武联合上奏孝文帝说:“今皇帝幼冲,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之 。谨上尊号太上皇帝 。”有了“帝”这个“资格证”,献文帝算是离位不离权,拥有了继续掌握皇权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史书上说他“国之大事,咸以闻” 。
北齐帝国武成帝高湛登基五年后的一天,“太史奏,天文有变,其占当有易王” 。高湛信以为真,决定禅让皇位给皇太子高纬 。此后,高湛以太上皇帝的身份继续统领北齐帝国,而高纬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
- 白莲居士|白莲居士指的是谁?盘点清代女画家方婉仪与她的诗画艺术
- 三国|三国中诸葛亮不为人知的关系:和庞统是亲戚,与徐庶是同学!
- 施耐庵|施耐庵与罗贯中有着什么关系?没想到是这种关系
- 宜妃|宜妃与康熙关系如何?雍正为什么不喜欢宜妃?
- 丘处机|历史上的丘处机是一个怎样的人?与射雕英雄传中的有何不同?
- 长安十二时辰|长安十二时辰林九郎的历史原型是谁?林九郎与安史之乱有着什么关系
- 拜占庭帝国|突厥与拜占庭帝国 揭秘赫里翁-雷默切战役
- 唐朝|唐朝为什么盛行写诗?与科举制度有关
- 李世民|秦王李世民与薛举交战记录 薛举险些改变历史
- 唐中宗|唐中宗李显知道韦后与武三思私通为什么不处理?是不敢处理还是另有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