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古人舍生取义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并非简单的看轻生命( 四 )


舍生取义古人舍生取义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并非简单的看轻生命
文章图片
出门有路,远道有车,还有高铁、飞机,还有电话、手机、互联网,好多事儿划划手指头就OK了,根本不用“动” 。在古代,送个口信,距离超过百里,就可能送不到——谁知道半路上会出什么状况 。路是什么质量甚至有没有,就不说了,差不多去哪儿都得“腿儿着”,对绝大多数平民百姓而言,别说马丁靴厚底袜,连双“军胶”都混不上 。
吃不饱的,逮啥吃啥,不到20岁就胆结石肾结石了;吃得饱的,谁知道有没有糖尿病高血压;不管能不能吃饱,都没有牙膏牙刷,四五十岁(如果能活得到的话)牙齿脱落以至全部脱落者大有人在 。跑肚拉稀、感冒发烧这些今天基本连医院都不用去、随便买点儿药吃吃就差不多熬过去的小病,在古代可能就要命!怀胎十月能挨到分娩一刻就算大幸;只要不是“头位”就可能大小双亡,分娩本身就是半数人都过不去的“鬼门关”!大小外伤,只要感染了,就等于没命!伤病严重,只要是觉得救不过来,就转成超度模式……
相比于今天的我们,几乎可以认为,绝大多数的古人,都活在饥寒交迫、疾病缠身的状态中;即便身体健康、天下太平、殷实富足,连电灯都没有的那时候,生活质量也比今天绝大多数的我们要差很多 。
总之,相比今天,古人的生命很脆弱,生活质量很低下 。
舍生取义古人舍生取义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并非简单的看轻生命
文章图片
亦即:在古代,人们的“生命体验”,痛苦的成分,普遍高于舒适的成分 。从基本的自然或说“物质”的生存环境上讲,古人的生命,是比较痛苦的 。
如此痛苦的生命,显然,不如今天我们舒适、发达了不知多少的生命,值得留恋 。
还有社会环境或说“精神”的生存环境——从“文死谏、武死战”的“上层”,到“不吃嗟来之食”的精神高端,再到一层不规则薄膜即代表整个生命价值的“以死铭贞”的“细节”,死、自死,处处张扬着所谓道德的狰狞,纵便有不少人其实并不想就死,也恐怕不得不从善如流——本来活着就很困难很痛苦了,遇上点儿事儿,再舍不得死或畏惧自死的过程,勉强活下去,后面该会是愈发的困难和痛苦,于是也就索性长痛不如短痛了吧……
所以说,古人动不动就自杀的这种现象,或许并不能简单用“舍生取义”来概括,而的确可能存在着诸多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因由 。
舍生取义,不否认是个伟大的概念 。但如果“义”可由众大共识共筑而成、而固、而普享,岂不更美、更伟大!
倘使真有“往生”、“轮回”,那些早早自死了的古人,来到今天,是会惋惜曾经那么轻易就放弃了的生命,还是会赞叹、静享今天的昌明与美好?可能都会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