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院|传阿里达摩院裁员30%,此前3年烧1000亿

达摩院|传阿里达摩院裁员30%,此前3年烧1000亿

从去年年底开始 , 数个互联网大厂传出裁员传闻 。
据科技每日推送独家消息 , 阿里旗下达摩院 , 也加入了这次“毕业季” , 预计将有三分之一的员工输送到社会 。
遥想2017年达摩院刚成立时 , 马云对它提出了“活得要比阿里巴巴长”这一要求 。

很难想到5年后 , 达摩院就迎来这么一天 。
3年投入1000亿
达摩院要服务20亿人
2017年10月11日 , 阿里正式宣布成立达摩院 , 未来三年将投入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 , 用于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 。
首批加入的科学家 , 包括:
中国量子力学第一人潘建伟
中国唯一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
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领域权威学者江泓
华人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代表学者谢源
......
【达摩院|传阿里达摩院裁员30%,此前3年烧1000亿】这些人 , 都是科学界“顶级大牛” 。
马云对达摩院提出了三个要求 , 除了“活得要比阿里巴巴长” , 还有“服务全世界至少20亿人口”、“必须面向未来、用科技解决未来的问题” 。
在阿里官方宣传中 , 目前达摩院已经拿下了数十项全球第一 , 其中多个科研成果已直接应用 , 包括:
遥感分析:遥感卫星影像分析 , 从3个月缩短至几分钟;
人像识别:帮助全国找回几十个走失的老人与孩子;
交通急救:在一次急救中 , 城市大脑帮助救护车在7公里内 , 节省通行时间854秒 。
此外 , 还有AI庭审、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 但其中一些成果 , 大家颇有微词 。
2019年华为被美国疯狂制裁之时 , 平头哥的各种宣传略显夸张 , 其首款芯片含光800 , 号称算力相当于10个传统芯片 。
要知道连英特尔的12代芯片 , 对比11代的性能提升仅仅在19% 。 含光800具体对比的是哪款传统芯片 , 达摩院到现在也没有说清 。
2020年8月 , 达摩院发表了一篇论文 , 大致是通过改善模型 , 提升了饿了么外卖履约时间预估能力 。
然而到了9月份 , 饿了么便被爆出压榨骑手送餐时间 , 以至于外卖小哥在规定的时间内不一定能完成送餐 , 导致违规或者被平台处罚 。
2022年3月 , 一张照片在自动驾驶技术人的朋友圈或群里 , 广为流传 。
阿里达摩院此前力推的自动驾驶物流小车“小蛮驴” , 在某大学校园里 , 直接驶入了一片填埋时间不长的、湿漉漉的水泥地 , 当场翻车 , 引发学生们哄笑围观 。
一位业内人士吐槽:“这小车上装有国内某头部公司的32线激光雷达 , 竟然还能跑出这样的水平 , 佩服至极 。
内忧外困
天价投入难以持续
作为一家致力于探索科技未知 , 以人类愿景为驱动力的研究院 。 达摩院共参与4+X研究领域 , 旗下实验室高达16个 。
研究领域包括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人机自然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 , 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
这些 , 都是当今最热门的领域 , 只不过每一项都投资不菲 , 而且距离盈利相当遥远 。
3年投入1000亿 , 均摊下来一年则为333.33亿——这已经超过了去年国内任何一家大学总经费 。
前些年阿里高歌猛进之时 , 这些投入压力并不算很大 。
但随着近两年股价暴跌、天价罚款以及拼多多崛起等因素影响 , 降本增效成了阿里必须着重考虑的一个点 。
阿里最新财报显示 , 营收中86%由电商提供 , 9%由阿里云提供 , 4%来自阿里大文娱 , 而包括达摩院在内的“高科技领域”占比只有1% 。
在经费大量收缩的情况下 , 想要维持原有团队成了件相当困难的事 。
自负盈亏
技术与商业如何平衡
其实 , 在这次向社会输送人才之前 , 达摩院已经开始自负盈亏了 。
不少网友透露 , 达摩院每天都在接业务做 , 只有这样才能赚钱 , “更像是高级外包 , 外面把一些有点技术难度的工程外包给达摩院” 。
这是一个相当矛盾的操作 。
真正的基础研究 , 很难短期看到成果甚至盈利 。 包括华为、英特尔、英伟达、微软、谷歌在内的全球科技巨头 , 研究所都是亏钱搞技术 , 最后再通过其他部门将技术商业化来盈利 。
而自负盈亏 , 就需要研究院在现实中进行挣扎 , 进行一些短平快的项目 。
换句话说 , 如今的达摩院已非纯科研机构 , 只是比其他部门更偏学术一点 , 但业务也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