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占据电源芯片半壁江山却遭上市破发,这家半导体公司能否扛起国产大旗?

芯片|占据电源芯片半壁江山却遭上市破发,这家半导体公司能否扛起国产大旗?

文章图片

芯片|占据电源芯片半壁江山却遭上市破发,这家半导体公司能否扛起国产大旗?

文章图片


*文/黑桃与长剑
就在今天 , 又一家国产半导体公司登陆科创板 。
4月19日 , 数模混合芯片设计公司英集芯在科创板上市 , 发行价为24.23元/股 。 开盘后 , 这家公司的股价在略微上涨后便迅速下跌 , 最大跌幅一度达到9.78% 。 截至4月19日收盘 , 英集芯股价报21.88元/股 , 累计跌幅达到9.70% , 处于破发状态 。
随着“缺芯潮”来临 , 半导体领域的国产化替代愈发受人关注 , 二级市场对于半导体行业的热情并不低 , 这一点从资本对各大半导体初创企业的加注就能看得出来 。 但在这种情况下 , 英集芯上市首日的表现却还是不如人意 , 究竟是为何?
在得出结论前 , 我们有必要对这位半导体新秀的业务做一次全面的拆解 。

从此前提交的招股书来看 , 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电源管理芯片和快充协议芯片的研发、销售 , 这些芯片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源、快充电源适配器、无线充电器、车载充电器、TWS耳机充电仓等产品 。 按照英集芯公开的资料 , 其最终品牌客户包括小米、OPPO、Vivo、三星、博世等海内外厂商 , 占据移动电源芯片行业大半壁江山 。
就和许多创业故事一样 , 英集芯的创始团队同样是半导体老兵 , 其创始人黄洪伟及团队均出身自国内主控芯片巨头珠海炬力 , 2013年离职自主创业 。
2015年 , 打着电源管理芯片这杆大旗 , 英集芯横空出世 , 且在短短几年内就创造了令人惊讶的出货量纪录 。 目前 , 这家公司的产品型号约200款 , 对应子型号数量超过3000个 , 芯片销售数量也高达13.5亿颗 。
如果只看背景、客户和产品 , 英集芯倒的确是一家不错的半导体公司 , 但在具体业绩方面 , 这家公司还有许多令人难以满意的地方 。
【芯片|占据电源芯片半壁江山却遭上市破发,这家半导体公司能否扛起国产大旗?】2018年-2020年期间 , 英集芯的营收分别为2.16亿元、3.48亿元和3.89亿元 , 若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分别为0.34亿元、0.63亿元和0.61亿元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英集芯2019年-2020年的现金流量金额却持续为负 , 分别为-0.1亿元和-0.21亿元 。

细看现金流量表可以发现 , 与2019年相比 , 英集芯的税费返还一项收入少了105万元 , 而“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各项税费”三项支出则有所增加 , 分别增长了约2500万元、769万元和364万元 , 这也正是它现金流量为负的原因 。
英集芯此前在采购商品上花去了不少现金 , 从财报中的另一项数据也能看出 , 其2019年末-2020年末的存货账面价值陡然增加 , 从此前的不到5000万元涨至近1.4亿元;到2021年6月底 , 其存货账面价值仍然高达1.32亿元 。
在缺芯潮愈演愈烈的当下 , 英集芯囤货的策略倒是无可厚非 , 不过一旦形势出现变化导致无法顺利销售 , 跌价风险会让它吃到更多苦头 。
另一方面 , 英集芯的毛利率也出现了下滑迹象 。 2018年-2020年 , 它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8.44%、38.12和35.47% 。 英集芯在招股书中表示 , 这主要是因为电源管理芯片、快充协议芯片整体毛利率下降所致 。
电源管理芯片与快充协议芯片是英集芯的两大主营产品 , 按所创造营收来算 , 前者截至2021年上半年的占比达到59.38% , 快充协议芯片则占据了剩下的40.62% 。

不过 , 相较于同一产品赛道的其他竞争对手 , 英集芯的毛利率似乎有些太低 , 而这远远不是一句产品整体毛利率下降就能解释的 。 例如同样主做电源管理芯片的思瑞浦 , 它自2017年以来的毛利率就一直维持在50%-60%左右 , 比英集芯高出近一倍 。
此外 , 英集芯的股权结构 , 以及它和合作伙伴的诉讼 , 都有可能打击到投资者的信心 。
英集芯并没有具体的控股股东 , 取而代之的则是公司实际控制人黄洪伟手中的1.21%股份 , 以及他通过珠海英集、珠海英芯、成都英集芯尽管三家员工持股平台控制的股份 , 合计占据33.49% 。 除此之外 , 英集芯还有其他大股东 , 包括持股27.61%的上海武岳峰、控制9.59%股份的北京芯动能等 。

尽管大股东上市前均承诺36个月不谋求控制权 , 但长远来看 , 英集芯仍然存在控制权不稳定的风险 , 这就为其业务发展和稳定管理埋下了一重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