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骁龙|芯片价格一年暴涨100多倍,全球缺芯困局何时能缓解?( 二 )


今年3月中旬 , 日本本州东岸近海接连发生地震灾难 , 不仅伤及了当地建筑 , 更伤到了全球芯片市场 。 全球第三大汽车芯片制造商“瑞萨电子”因此暂停了在日本三家工厂的生产 , 此事令本就艰难的汽车芯片行业雪上加霜 。
更早之前2021年2月 , 受到美国得克萨斯州寒潮影响 , 恩智浦、英飞凌的工厂都因此断电停工 , 预计损失产能推迟最高达三个多月;此外 , 疫情的反复也让印尼、欧洲的芯片制造工厂停产 , 加上国际局势恶化 , 对半导体产能造成一定冲击(详见钛媒体App前文:《火灾、地震......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危机正加剧全球缺芯荒》、《俄乌战火烧到芯片产业链 , 对全球影响几何?》) 。
当然也包括中国 。 由于此前深圳 , 如今上海、苏州昆山的疫情严峻 , 芯片半导体企业都面临着重要挑战 。 根据4月10日报道 , 昆山因防疫延期封城 , 当地的电子PCB(印制电路板)台厂欣兴、台郡、台广电等工厂停工 , 目前停产暂定延长至4月12日 , 这或将影响芯片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 。
“由于半导体行业是一条全球协作分工的产业链 。 工厂停工停产、原材料的供应中断 , 对微芯片、传感器芯片到存储芯片和封装等领域影响重大 , 会导致下游厂商产能受限和价格上涨 。 同时 , 国际局势变化还导致供应链失衡 , 进而影响规划和产能管理 。 ”王品臻对钛媒体App表示 。
王品臻指出 , 目前来看 , “缺芯”情况最严重的是汽车产业 。 因为芯片代工产能 , 一般会向能给出价格更高的客户倾斜 , 而汽车行业利润(margin)相对于消费行业较低 , 影响则更为剧烈 , 甚至可能影响汽车供应链体系 。
面对“缺芯”困扰 , 国内车企几乎到了求“芯”若渴的地步 , 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在积极采取对策 , 为稳定生产和销量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就表示 , 在供应端 , 该公司坚持“抢、逼、拉”拼抢资源 。
不过 , 云岫资本合伙人兼CTO赵占祥认为 , 现阶段的缺芯情况还是要再观察一下 , 这波疫情到底会带来哪些供应链的危机 , 依然需要长期关注才能得出结论 。
芯片制造工厂扩产缓慢由于目前全球缺芯的问题尚未有效缓解 , 英特尔、台积电等各大半导体制造厂商计划扩产 , 希望以此抢夺市场份额 , 满足市场需求 。 不过 , 他们的扩产计划 , 却很可能因为设备无法交付而没办法如期完成 。
今年3月21日 ,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 光刻机巨头ASML(阿斯麦)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Peter Wennink)日前表示 , 芯片制造商们数十亿美元的扩张计划 , 将受到未来两年关键设备短缺的限制 , 这种短缺会导致供应链难以提高生产效率 。
据外媒披露 , 科磊集团(KLA)、泛林集团(Lam Research)、阿斯麦等半导体设备大厂都已通知客户 , 由于镜头、微控制器、工程塑料和电子模块等零件全都面临短缺现象 , 部分关键机台必须等待最多18个月交付 , 而用于制造基板的设备(在将芯片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之前携带芯片的基础材料)甚至需要长达30个月的交付期 。

芯片设备零件交付周期 , 疫情之前是三个月内交付(来源:Nikkei)
设备供应不足 , 给芯片制造商带来了危机感 。 英特尔CEO基辛格表示 , 设备短缺给公司的扩张计划带来了挑战 , 而英特尔已派出自己的制造专家到该公司帮助加快生产 。 他强调 , 公司仍有时间解决这个问题 , 扩建芯片工厂也需要两年的时间 。
行业咨询机构贝恩公司合伙人彼得·汉伯里(Peter Hanbury)表示 , 设备延迟可能会阻碍解决全球芯片危机 , 而这些设备供应不佳风险 , 会对增加产能的制造商不利 , 同时对于整个行业也是一个坏消息 。
头豹研究院分析师霍翰松告诉钛媒体App , 成熟制程的芯片在新能源车、光伏等领域的需求较为旺盛 , 供给侧仍存在较大缺口 , 订单基本都集中在台积电手上 , 考虑到扩产周期较长等原因 , 产能仍然非常紧张 。
“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国家 , 都尝试去补全自身产业链的拼图 , 本质上是为了抵御风险 , 保证本土企业在疫情、环境等因素影响之下 , 依然能够保持产出 , 而不是完全停滞 。 但是真正解决芯片短缺问题 , 则需要全球产业链上各方进行良性沟通与深度合作 。 ”霍翰松对钛媒体App表示 。
“缺芯”困局今年有望改善 , 全产业链国产替代至少20年芯片短缺危机何时才会缓解?
台积电CEO魏哲家表示 , 芯片短缺将持续到2022年;基辛格指出 , 需要“几年”时间缓解;ASML方面表示 , 业界一致认为芯片短缺可能会持续两年;高盛分析师也做出这样的预判称 , 芯片短缺将持续至202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