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做粉丝手机,李斌只会重蹈罗永浩覆辙( 二 )


而且 , 过于注重粉丝营销还可能得罪更为庞大的普通用户 。 2017年坚果Pro发布会上 , 罗永浩向粉丝真情告白:“以后如果我们卖了几百甚至几千万台手机 , 连傻×都在用我们的手机的时候 , 你要知道 , 这是给你们做的 。 ”结果引发了外界铺天盖地的声讨 。
销量不足以形成规模带来的最大恶果就是 , 手机品牌丧失掉面对供应链谈判时的议价权 。 锤子手机在同一配置上更高的售价 , 以及品控上频频曝出的屏幕掉落、边框开胶、摄像头镜片材质容易刮花等众多问题 , 均来于供应链运营不力 。
罗永浩评价大多数手机厂商时曾称:“我们都是方案整合商 , 都是采购一批零件进行组装的组装厂 。 ”

蔚来做手机 , 大概率也逃不过这一方案 , 而且蔚来累计汽车用户才小几十万 , 想达到锤子曾经的100万销量 , 那就得蔚来粉丝人手两台蔚来手机 。 李斌此时进军手机行业面临的供应链压力 , 不会比罗永浩小多少 。
国产厂商比拼的就是看谁能更好地掌控供应链 。 即便是已经颇有经验的手机厂商 , 稍不注意也会在供应链上栽个大跟头 。
小米5就曾因为供应链管理不当 , 与三星交恶 , 没有了三星、高通最新一代AMOLED屏幕和骁龙芯片配合 , 导致小米2015年销量锐减 , 小米当时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京东也开始信心不再 , 刘强东甚至专门开会讨论小米一旦兵败如山倒之后的合作隐患 。
即便到了2022年 , 安卓厂商依然难以摆脱供应链组合商的既定标签 , 各家为了追求差异化 , 纷纷联合供应链进行定制化联手开发 。 而这都需要真白银的大量投入 。
这对当下的蔚来而言 , 又是一重新的挑战 。
根据蔚来发布的2021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 2021全年蔚来营收361.4亿元 , 同比增长122.3% , 净亏损达到40.2亿元 。 李斌预计 , 2023年四季度蔚来有望达到盈亏平衡 , 2024年可能实现全年盈利 。
除了仍然身陷亏损泥潭 , 蔚来汽车还面临着交付量被小鹏、理想不断超越的局面 。 去年6月 , 蝉联21个月新势力品牌销量冠军之后 , 蔚来被理想以微弱优势挤下月榜首 , 此后 , 蔚来离第一的位置差距越来越大 , 中间一度被哪吒、零跑等赶超 。
面对销量提振、新车发售等一系列计划 , 李斌在汽车主业务上的投入还要不断加码 , 究竟能有多少资金 , 用以支持手机业务的研发 , 当下可能也要打一个问号 。
C
李斌在解释为何下场做手机时 , 谈到三点直接原因:一是通过更大规模的手机出货量 , 获得与内容平台和软件开发商谈判中的主导权 , 进而帮助完善车载内容生态;二是防备苹果iPhone相关接口不对蔚来开放后 , 还能保证用户的驾乘体验 , 如UWB;三是当同属高端的苹果汽车发布后 , 潜在使用iPhone的蔚来车主 , 可能转换阵营 。


对于UWB的应用场合 , 某一线新能源车企高管徐立(化名)向字母榜解释 , 在近些年苹果和安卓手机相继发布带有UWB芯片手机后 , UWB市场迎来快速发展 , 对应到汽车领域 , 主要表现在可以让装有UWB的汽车和手机之间 , 具备相互空间感知能力 , 从而能够实现将手机作为汽车的数字车钥匙、手机远程智能泊车、手机定位汽车位置等功能 。
以数字车钥匙为例 , 宝马汽车就既兼容iPhone开锁 , 也支持一众安卓机型 , 如华为、三星等 。
为了解决李斌的UWB担忧 , 车企是否真的有必要亲自下场造手机?徐立表示 ,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 , 车企究竟想要认认真真做一部手机 , 还是只想要一部能跟汽车联动的遥控器 。 如果是后者 , 类似功能在汽车实体钥匙上也能实现 。
恒业资本创始人江一则认为 , 从资本市场来看 , 如果车企只是为了炒概念 , 这对机构投资居多的美股可能意义不大 。
从投资回报的角度审视 , 尽管江一认为车企造手机不会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 , 但双线烧钱在所难免 , 在众多新势力亏损持续扩大的基础上 , “能有多少钱投入到手机业务当中 , 尚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 ”
对李斌来说 , 这一问题可能尤为重要 。
按照2020年蔚来与合肥市政府签署的融资协议 , 蔚来中国2024年营收要达到1200亿元 , 并上市6-8款车型 , 2020年至2025年总营收要达到4200亿元 , 总税收要达到78亿元 , 并且2025年前要在科创板上市 。
一旦无法顺利上市 , 或控股权发生变化 , 李斌则需要回购蔚来中国的股份 , 赎回价格为合肥战略投资者的投资总额 , 并以年利率8.5%计算利息 , 总计将达到105.26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