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陈贺:以眼代笔 以情述文 用心传递仁心大爱( 二 )


陈贺的“本能”是一个“笨方法”——以眼代笔 , 凭借记忆力记录一切他在ICU中的所见所闻 , 全程精神高度紧张 , 不容一点疏忽大意 。 这样的采访常常要持续四、五个小时 。

生活报■陈贺:以眼代笔 以情述文 用心传递仁心大爱
本文插图
完成采访后走出ICU , 体力透支 , 脑筋疲倦 。 趁着“记忆犹新” , 陈贺还要一鼓作气开始整理采访素材 , 确定立意、构思、下笔、推翻重写、再构思……常常熬到天亮 。
在这30天里 , 陈贺每天的工作时间都长达12个小时以上——这些才是陈贺疲惫的原因 。
困意常被迸发出的灵感打消 , 内心也常被自己笔下的人物丰盈 。 看到采访过的患者平安出院 , 陈贺道出了自己逆行的感悟:
“作为新闻人 , 我在这个特殊的战场 , 用笔触记录医者不知疲倦的脚步 , 用目光凝望凌晨病房明亮的灯火 , 更用心铭记了春天里这一幕幕众志成城的群力战‘疫’!”

生活报■陈贺:以眼代笔 以情述文 用心传递仁心大爱
本文插图
这时的他 , 下笔更有温度 , 奔走也更有朝气 , 即使是在凌晨两点的重症救治中心 。
2月26日凌晨2时30分 , 陈贺和摄影采访人员张澍跟着ICU医生张建楠的脚步 , 在ICU的缓冲区记录了医护人员交接班的故事 , 彻夜未眠 。

生活报■陈贺:以眼代笔 以情述文 用心传递仁心大爱
本文插图
7时30分 , 一抹清晨的阳光照进房间 , 让人感到格外的温暖 , 也冲刷掉陈贺这一夜的疲倦 。
连续干下两瓶咖啡 , 《交接 , 在凌晨》稿件完成 。
22时10分 , 报道一经发布 , 反响热烈 , 刷爆的 , 是龙江人的朋友圈 。
就是这样 , 在一个个难以入眠的夜晚 , 曾经记忆积累过采访素材在大脑不断交替闪现 , 一幕幕由暗到明的电影镜头出现在了眼前 。
30多篇纸媒稿件 , 60多篇新媒体稿件 , 陈贺用电影叙事般的牵引 , 娓娓道来一个个托举生命希望的故事:
——记录凌晨交接班的医护人员 , 体现他们的严谨辛苦 。
——透过一件防护服的角度 , 体现医护人员的医者仁心 。
——选择老王父子救治过程 , 呈现两代人对待疫情的态度 , 书写感人至深的抗“疫”经历 , 引发读者思考 。

生活报■陈贺:以眼代笔 以情述文 用心传递仁心大爱
本文插图
陈贺的别出心裁 , 更出自一片匠心 。
不因时间紧迫 , 而忘记推敲打磨;不因身心俱疲 , 而忽略共情共鸣 。
额头的汗水 , 跑开的皮鞋 , 就是他付出百分百努力的“见证” 。

生活报■陈贺:以眼代笔 以情述文 用心传递仁心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