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非脸谱化动画角色的3大特征:隐喻性、时代性与创造性( 二 )



如在剧情第12分钟44秒 , 歌唱明星夏奇羚在巨大的LED屏幕上说欢迎来到动物城 , 主角朱迪则是以仰视的角度和惊喜的态度去观看LED屏幕 , 并且周边的环境是非常具有城市绚丽气息的 , 非常像一个小县城的打工人看到大城市的第一感觉 。
但紧随后下一幕就是旅店经理说欢迎来到穿山甲公寓 , 朱迪也住进了一个狭长简单的小房间 。

这样场景的转换 , 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反差 , 隐喻出在褪去大城市光鲜亮丽的背后其实更多的是这种暗淡的小地方 , 但是却存在着许多怀有梦想的小人物 。
并且朱迪在破案同时 , 随着剧情的推入 , 发现看似和谐的动物城 , 偏见与黑暗无处不在 , 这就和我们现实生活一样 。
但要分清的是烘托和隐喻是所想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 , 如在该影片54分钟时 , 为了烘托惊险紧张的气氛 , 发狂的金钱豹与朱迪尼克在雨林中展开了一场追逐战 。

悬架的独木桥 , 狭长的枝干 , 还是在下着雨的夜晚 , 这种场景的塑造整体就是为了让观众感受到紧张刺激 , 坐在屏幕前都能屏气凝神 , 像这种场景的塑造就是烘托气氛了 。
场景的隐喻更多的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存在 , 我们能感同身受的场景与事物 。
虚拟角色与现实人物具有同一性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曾提出一个本体性原理 , 将两件事物作比较时并发现十分的相似 , 感觉已经到了不可分辨的程度时 , 那就可以将他们看为是一体的 。

这其实从某一个角度上也说明了 , 世界上即使存在两种事物非常的相似 , 但其实他们也不会完全相同 。
两个事物之间还是存在相异性的 。 相异但又有同一性的事物正式构成隐喻的本体和喻体的基本特征 。
在动画角色中 , 一些动物角色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 给了角色意识形态、思想情感、让人产生错觉这不是动物 , 而就是活生生的虚拟化的人 , 虽然和人类不同 , 但是却有着同一性 。

如在一些动画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原本靠四只脚爬行的动物都能成和人类一样靠双足站立行走的状态 , 行为动作、思想都和人及其的相似 。 摆脱了动物的本质特征 , 行为方式都与人有着同一性 , 这样塑造的角色会更有代入感 。
在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中 , 整个动物城的社会形态都和现实生活中很相似 , 兔子朱迪一家是典型的小农家庭 , 追求着安稳的生活 , 在家种胡萝卜享受人生 。 然而朱迪却打破常规 , 离开舒适的兔窝镇孤身来到动物城实现自己的梦想 。
在影片40分钟 , 朱迪和尼克去车管所查证车牌号 , 到了大厅发现工作人员都是树懒 , 而且名字叫闪电 。

树懒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种动作迟缓 , 能用爪子倒挂在树枝上数小时不移动的生物 , 在动画中仍然保持了这种行为特征 , 并且在动画中担当的还是机构办事员 , 名字也与行为有着巨大的反差 。 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办事员一样缓慢 。
在57分钟 , 水牛警长因为给了朱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借机让朱迪交出自己的警察证件 , 这难道不像在城市中因为没有权利而受人欺压的员工吗?这些嘲讽隐喻的动画角色无疑是在影射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 。
并且该部动画电影中还出现了很多的非脸谱化角色 , 狐狸尼克、羊副市长、鼩鼱黑社会老大等都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对应的人物 。

如狐狸尼克 , 为求利益和黄鼠狼结盟做一些坑蒙拐骗的事情 , 但却一直帮助朱迪破案 , 不能否认 , 虽然他做了这些违背道德的事就认定他是一个没有良知的动物 。
并且在故事的中期 , 尼克坦诚相待于朱迪 , 向她诉说小时候经历过的差别对待 , 变成现在的模样是因为小时候心理受过的创伤所以就干脆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狐狸 。 这很像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被人打击泼冷水而对世界灰心从而变坏 。
还有如绵羊向朱迪倾诉自己能当上副市只是狮子为了获取羊群的选票 , 并且一直被狮子呼来唤去 , 在工作上没有获得基本的尊重而心生的一种嫉妒 , 不甘心自己的工作能力被小瞧 , 于是指使并策划了“午夜嚎叫”的行动 , 成为剧中的大反派 。

这就如同我们现实中的工作环境一样 , 办公室压力与领导的不待见导致自身心理上的扭曲 。 通过剧情与人物的内心刻画 , 这些非脸谱化的形象都变的有理有据了 , 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与事描绘的淋漓尽致 。
该部动画电影中在多处地方都影射现实 , 其中的角色好像只是带了动物头套的人类 , 对乡下来的兔子是乡巴佬的偏见、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看似表面和谐 , 但是私下各自都有着自己的偏见 , 这与美国现实生活中“种族歧视”有着相似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