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据了解,小主人公程程(化名)出生于一个不幸的家庭,爷爷残疾、奶奶糖尿病,爸爸又是一位精神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一家人全靠着妈妈打零工勉强度日,即便生活如此艰难,一家人也从不气馁,直到6年前小程程的出生让这个家庭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文章插图
祸不单行,6岁男孩不会叫人愁坏父母!
然而,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可怜的家庭,随着小程程的慢慢长大,尹昌英也渐渐察觉出了不对劲:叫他的名字也不理人,好像听不到一样,更明显的表现是,6岁了生活还不能自理,不能控制大小便,甚至连简单的穿衣吃饭,都需要妈妈一遍遍来教,辗转到当地医院求医,很多大夫都说,孩子极有可能遗传了精神疾病。
晴天霹雳,孩子行为怪异原是儿童自闭症惹的祸!
尹女士不甘心,带孩子四处就医,就在即将放弃的时候,有患儿家长推荐了济南六一儿童医院,尹女士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济南。在济南六一儿童医院经过全面的检查,最终断定孩子并非是遗传父亲的精神病,而是典型的自闭症并伴有语言发育迟缓。
拿到诊断书的时候,尹昌英总是控制不住的哭泣,特别崩溃。她一遍一遍地责问自己:“为什么我那么倒霉?”“为什么我的孩子这样!”
“别人都是盼着孩子长大,而我就害怕孩子长大”,对尹昌英来说,只要孩子还没长大,她就可以赌上所有为孩子多做一点。更重要的是,大家会看着孩子年龄小对孩子比较宽容,不会太过为难孩子,但是如果孩子长大了,谁还会对他宽容呢?谈到孩子的未来,尹女士心里满是担忧!
文章插图
【为伟大母爱点赞:不抛弃、不放弃,6岁自闭症儿终于迎来人生转折!】尹女士与主治医生许玲说起孩子病情忍不住哭泣
奇迹!孩子病情好转,一家人迎来希望之光!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脏腑柔弱,我们尽可能采用比较温和的中医药,及物理方式辅助治疗,改善孩子症状。同时配合康复课程,提升孩子的认知水平。”主治医生许玲院长说。
在经过一系列的康复治疗后,程程的病情有了极大的改善,如今的程程已经会叫“爸爸妈妈”了、也能主动跟人打招呼了,最让人欣喜的是孩子生活也能自理了,不仅自己学会了穿衣吃饭,还学会了骑三轮车,在幼儿园跟小朋友也能够正常交流了,还喜欢玩一些互动游戏,看到孩子病情好转,尹女士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无法承担康复费用险放弃?就算是去乞讨我也要给孩子看病!
虽然孩子病情有了极大的改善,可后续的治疗费用却成了压在尹女士身上的大山,丈夫有精神病史,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奶奶高血压、高血糖;爷爷也身体不好。“为给孩子看病积蓄已经花光,一家四口花销全靠借钱,如今能借的都已经借过。”尹昌英告诉采访人员,亲戚都说自闭症是个无底洞,就算治疗孩子也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都劝他们放弃治疗。
文章插图
尹昌英一家提供的贫困证明
“我是个妈妈,孩子眼看着有好转我怎么能放弃他呢?就算是砸锅卖铁、就算是去乞讨,我也不能不给孩子治!”她说,曾经丈夫也想放弃,但是看到孩子会喊妈妈了,也能有意与人进行交流,尹昌英无论如何也无法就此中断孩子的治疗!
你点赞,省扶贫捐款,不让经济成为压垮母亲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悉,山东省扶贫基金开发基金会在得知小程程一家情况后,与济南六一儿童医院取得联系,共同开展“你为伟大母爱点赞、省扶贫为孩子捐款”的公益活动,点滴爱心聚沙成塔,帮助小程程走向健康之路,不让经济负担成为压垮孩子健康的稻草。
专家提醒:
对自闭症儿童和家庭来说,“偏见”依然是最沉重,也永远无法绕过的难题。怪异、暴力、无法沟通、智力缺陷等被贴上去的标签,会随着孩子年纪渐长,变得越来越牢固。
但是,事实上,自闭症并非无药可救,通过专业的干预训练和家庭引导,可以大大的改善他们的生活,但对于家长来说,这个过程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自闭症孩子会变成怎样的孩子,取决于家庭是否能正确养育,以及社会环境的支持和包容,所以,别轻易放开孩子的手,他们需要你!
- 宝妈|三个月的宝宝,为何“偏爱”竖抱?抱对了的宝宝更聪明
- 医生|5岁女儿总说空调上有“小人”,妈妈以为是谎话,医生她没撒谎
- 禁忌品|被称为“幼儿杀手”的食物,影响发育和身高,家长仍在给宝宝吃
- 动词|4招增强孩子表达能力,天第书院:家长要用行为做最佳的聆听者
- 疫苗|医史为鉴——儿童疫苗接种:健康成长的基石
- 父母|父母5个行为,正在毁灭娃的安全感!不想娃苦一辈子,赶紧改
- 妈妈|孩子自卑竟是亲妈造成的,这几种行为是在毁孩子,你中招了吗
- 行为|孩子出现这三种行为,家长要重视,这可能是内心自卑的表现
- 爷爷奶奶|为什么有的女性离婚后坚决不要孩子?几位妈妈的回答很现实
- 瑜伽|妈妈倒立练瑜伽,1岁宝宝笑着跑过来,做出的行为让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