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骁龙|谁在管理海尔?( 二 )


无名的人海尔 , 从高端品牌到场景品牌再到如今的生态品牌 , 企业升级的路线从它成立开始就没有停止过 。 陪伴海尔走过37年的张瑞敏 , 在2021年末提出了退休 , 在海尔集团第八届职工代表大会换届之机 , 创始人张瑞敏主动提请不再参与新一届董事提名 。
但是在“企业即人、人即企业”的管理哲学之下 , 由他提出的“人单合一”模式 , 却让更多“无名的人”加入海尔 , 留在海尔 。
2005年 , 人单合一被首次提出 , “人”就是指代员工;“单”则被定义为用户价值、用户需求;“合一” , 要求员工的价值实现与所创造的用户价值形成统一 。 砸组织、去中层 , 平台型的管理组织建立成为了海尔内部的总基调 。
在人单合一的模式下 , 雇员不仅仅是一个员工 , 更是一个拥有决策权、用人权、资源分配权的“企业家” , 海尔利用自己的大平台做员工的舞台 , 试图激发每一个员工的创造性 , 以此发现更多的潜在商机并为客户带来多元化的服务 , 企业最重要的两部分人 , 内部的员工和外部的用户就这样被连接起来 。
在海尔平台化的设想中 , 员工们的机会是均等的 , 公平竞单等方式让员工拥有了自主的上升路径 , 而由此产生的鲶鱼效应 , 帮助海尔打卡了全球白电第一品牌的成就 , 2011年 , 海尔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 , 在同领域的受关注度 , 是外资强势品牌的两倍 。
2012年-2019年 , 是海尔迭代最鲜明的时期 , 也是整个家电行业的变革期 。 家电市场进入存量时代 , 国内白电保有量相对饱和 , 高端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不断上升 , 向上探索高端化 , 向外探索全球化 , 成了众多家电品牌的求生之路 。 而此时 , 海尔已经从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步入了网络化战略阶段 。
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 , 张瑞敏正式提出“人单合一2.0”模式 , 开启新一阶段的组织架构变革 。 升级版的“人单合一”模式 , 切中了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需求: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 按需设计、按需制造、按需服务 。
海尔由此开始探索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 , 可以说是人单合一2.0的新成果 。 卡奥斯平台的核心是进行大规模定制 , 通过持续与用户交互 , 将硬件体验变为场景体验 , 将用户由被动的购买者变为参与者、创造者 。
如果说过去海尔的人单合一1.0 , 更多地强调对于员工个人价值的激励 , 那么卡奥斯则正式将企业由原来的以自我为中心变成以用户为中心 。
海尔利用卡奥斯将用户需求和整个智能制造体系连接起来 , 用户可以全流程参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级等环节 , 和互联网时代的“零距离”相比 , 物联网时代的交互思想被进一步引入海尔的经营模式中 。
从“产品驱动”“员工创新驱动”再到当下的“用户驱动” , 需求成为了作为企业不断创新、提供产品解决方案的源动力 , 也成了海尔家电智能化的答案 。 当海尔以往“企业和用户之间是生产和消费关系”的传统思维转化为“创造用户终身价值”时 , 场景服务商的身份也就有了解释 。
在这种逻辑下 , 处于人单合一另一端的员工 , 身份也发生了改变 , 员工创客化成为海尔的新变革 。
创客时代海尔平台化的组织体现为资源的按单聚散 。
按单聚散以后 , 员工分为在册员工和在线员工 。 过去员工听上级领导的指令 , 是接受指令者 , 现在变成资源接口人 。 在海尔的家电研发中 , 研发者成为了现在的接口人 , 可以自主对接外部的资源 , 而这些资源接口人将来的发展方向是创建小微公司 , 可以独立创业 。
张瑞敏把海尔组织架构划分为了三种人:第一种人叫平台主 。 所谓平台主由过去的工厂主转型未来 , 车间变为平台 , 领导者不再负责管理生产 , 而是运营平台 。 平台当中产生的创业团队则被叫做小微主 , 普通员工是其中的创客 。
创客化的背后依然是海尔下放三权的逻辑 , 海尔将决策权、分配权和自主用人权下放给“小微”团队 , 小微作为运营单元 , 由“小微主”引领下带领各“创客”达成团队战略目标 , 进而根据达成目标的程度按一定比例机制分配利润 。
由此产生的链群合约生态对科层制产生了颠覆 , 海尔的链群合约 , 体现了“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组成” 。 传统组织是“产销人发财”各司其职 , 但现在的海尔内部 , 组织被变成了一个个小微 , 所有小微围着用户转 , 聚合成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