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精心研究老人喜好设置种种陷阱!部分手机APP“收割”老年群体

网络安全|精心研究老人喜好设置种种陷阱!部分手机APP“收割”老年群体

武汉市民刘女士说 , 家里老人看了网络广告下载了一款中老年社交APP , 结果被引诱充值五六千元 。 记者调查发现 , 如今老年人普遍用上了智能手机 , 但不少老年人欠缺网络安全知识 , 成为一些手机APP流量“收割”的对象 , 乃至陷入各种网络套路中 。
陷阱多多
平时省吃俭用 一下被骗两千多
“我父亲不知道点了什么广告 , 无意间办理了一份保险 , 接下来每个月自动扣费并且没有通知 。 ”谈起这件事 , 来自天津的程先生十分气愤——短短7个月 , 他父亲就被某网络保险平台莫名其妙地扣款1800多元 。 程先生询问其父亲从何处投保时 , 年近七旬的老人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 。 他通过网络搜索才发现 , 这个网络保险平台在出行APP、购物弹窗等投放了很多广告 , 用“领红包”“首月1元”等噱头吸引众多用户点击 。
记者发现 , 在“黑猫投诉”平台 , 该网络保险平台迄今已有9000多条投诉 , “老人在不明白的情况下被误导投保”等成为常见的投诉标题 。 不少消费者感叹 , 现在网上各种小广告满天飞 , 老人一不小心就落入陷阱 , 让人防不胜防 。
“老人已经70多岁了 , 平时省吃俭用 , 一下被骗了2800多元 , 每天茶饭不思 。 ”来自山西的李先生吐槽 , 自己的父亲在网上学习理财课 , 说是免费学习 , 几节课下来就在所谓“教授”的怂恿下买了价值2888元的“精品课” , 结果发现课程内容都是“教授”从网上抄来的 。
天津市社会学会会长张宝义认为 , 老年人是互联网领域的“年轻人” , 也是互联网领域的“弱势群体” 。 老年人有其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 , 面对复杂的网络套路 , 往往难辨真伪 , 一旦放下戒备心理就容易上当受骗 。
手段多多
熟练运用套路 挖下“流量深坑”
记者调查发现 , 一些互联网“老玩家”精心研究老年人的喜好和焦虑 , 熟练运用互联网套路 , 在老年网民面前挖下一道道“流量深坑” 。
专打老年人缺少陪伴的痛点 , “陪聊”诱导付费充值 。 眼下 , 不少社交软件将目标人群转移到老年群体 , 老年人线上交友社区、婚恋相亲APP层出不穷 。 这类APP真的能帮助老年人找到幸福吗?记者随机下载一款名叫“中老年生活”的APP , 注册后正要跟网友聊天 , 就弹出充值页面 。 原来 , 只有花费168元至368元不等的费用开通超级VIP , 才能享受“无限畅聊”功能 。 记者随后下载了5款中老年相亲交友APP有的APP里网友主动搭讪 , 索要虚拟“鲜花”等礼物;有的APP甚至每发一条消息 , 都要收取“金币” 。 一位年近六十的单身男性表示 , 本想在网上寻找另一半 , 但花费数万元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
紧盯老年人“网络小白”的盲点 , 弹窗信息成套路入口 。 记者了解到 , 一些老人常常点击写有“内存不足”“病毒威胁”等信息的弹窗 , 然后手机就被稀里糊涂地安装了好几个手机管家、清理大师等各类APP 。
瞄准老年人辨识能力差的弱点 , 吸引流量、快速变现 。 在短视频平台 , 中老年用户成为一些婆媳关系、养生保健内容的“自来水” 。 直播领域 , 一些老人深陷“情感直播”不能自拔 。

不能容忍
整合社会力量 营造清朗空间
“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努力和成绩有目共睹 , 但一些互联网从业者试图把老年人引入另一个‘流量深坑’ , 这是社会所不能容忍的 。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互联网信息与用户行为研究中心主任陈旭辉认为 , “有必要整合社会力量 , 引入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对各类软件展开常态化抽检、巡检 , 定期公布测评结果 , 对违法者予以曝光 , 倒逼企业遵纪守法 。 ”张宝义认为 , 平台、应用商店应该负起主体责任 , 重视用户反馈 , 及时下架有问题的APP 。 有关部门也应坚持对违法广告、弹窗零容忍 , 建立一套快速响应机制 , 对发现的违法问题快速处置 。
针对一些老年人网络安全知识不足的问题 , 北京奥肯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传文建议 , 可利用老年受众较多的电视节目、电台广播等 , 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和典型案例 , 提醒老年人不占小便宜 , 增强防范意识 , 一旦被骗及时投诉或报警 。
来源 北京晚报
文图据新华社
【网络安全|精心研究老人喜好设置种种陷阱!部分手机APP“收割”老年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