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五蠹》究竟写了什么?嬴政千里涉险来见,卫庄看后频频皱眉

这篇文章比较长和枯燥,里面涉及韩非《五蠹》的内容,其个人思想学说及对后世的影响、个人见解、韩非与嬴政的契合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捎带着个人对其他战国时期人物的一点粗略理解(嬴政、李斯等)。
全文将近六千字,当然希望大家能够全部看完,如果只对韩非与嬴政之间相契合部分感兴趣,请直接拉到后半部分。想了解《五蠹》具体内容,看前半部分即可。
韩非《五蠹》究竟写了什么?嬴政千里涉险来见,卫庄看后频频皱眉
文章插图
《天行九歌》中数次提到《五蠹》这篇文章,个人非常感兴趣,但因为懒一直没有去读。最近终于有兴趣可以通读了,读完后深受震撼,深深为韩非的才折服,所写一点儿粗略见解聊以自我满足。
韩非出生在两千二百年前我国历史上社会变革最剧烈的战国时期,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韩桓惠王的儿子。
这个时期各国统治者为了自身利益,采取更有效的剥削和统治方式。各个国家变法运动迭起,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财富,兼并战争层出不穷,是历史上大变革、大混乱的时期。
与社会混乱和变革相对的,这个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空前活跃。没有统一的权威思想,各种学说都能够发展。诸子百家为建立、宣扬自己的学说,展开了恢宏大胆的议论。这就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灿烂辉煌的时代——百家争鸣。
我国古代各种思想学说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各种学说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始迅速成长。
这个时期,作者写作时不受任何束缚,可以充分发挥他们鲜明的个性。
在作者面前,没有不可逾越的禁区,没有不可触及的权威。
思想上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说。因为没有统一的思想,没有哪一个人成为人们必须崇拜的偶像,不允许对他批评,对他的学说产生怀疑。
韩非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他师从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和李斯是同窗。韩非虽然学于儒家,后来却成为了法家的集大成者,李斯也一样。这和他们的老师荀子有一定关系。荀子批判性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观点,形成了自己的学说体系。
这其中就包括法家。
扯远了,咱们说回正题。韩非的文章有很多,十万余言,后人整理成《韩非子》,传于后世。
《五蠹》是其文章中最为出名的篇章之一,《史记》中记载当时的秦王嬴政读完韩非的《孤愤》《五蠹》后,发出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若能和这人见上一面,纵然死,也不可惜啊。)
《天行九歌》里嬴政更是以一国之尊、不惜涉险千里跋涉来到韩国,只为见一见写出这种文章的人。本来本人觉得动画展示的有些夸张了,在读完这篇文章了解完韩非后深深觉得:一点也不夸张。
《五蠹》文章标题的意思就是国家的五种蛀虫。在这篇文里韩非揭示了古今社会变迁情况,阐明法治思想合乎当时的时代要求。
如果用现代化的语言为这篇文起一个标题的话,那应该是:论地主阶级专政的对象。
国家要想强大,就要对这五种人实行专政,加以驱逐。
儒者:儒家学派的人,用文辞扰乱法纪,蛊惑君主和世人。
纵横家:言谈者,在国与国之间搞外交,花言巧语、搬弄是非,轻易挑起战争。国家不能靠外交强大,要靠修内政强大。
游侠:剑士、刺客,聚集党徒,效力于贵族,触犯法令。
患御者:害怕服兵役的青壮年,为逃兵役投奔权臣贵族门下。
不法商工之民:制造残次商品,卖给辛苦耕种的农民来获取巨大利益。
韩非认为这五种人是国家混乱的根源,国家想要强大,就必须除掉这五种人,对他们实行专政。
韩非《五蠹》究竟写了什么?嬴政千里涉险来见,卫庄看后频频皱眉
文章插图
曾有教授说,读韩非的文章,神经脆弱一点儿是读不下去的,很发神醒脑。上来便把当时新兴起、颇受重视的纵横家骂成蛀虫,后世非常尊崇的儒家也成了用文辞扰乱法纪的人。
想到韩非学于儒家荀子,又在自己的文中对儒家大为批判……有点儿意思。
韩非因为师从荀子,对儒家非常了解,所以在他的文章中对儒家的抨击非常一针见血。而儒家虽然在后世备受推崇,但在当时的战国时期非常不受重视,是众矢之的,受到很多人攻击。
儒家宣传“仁政”,用“仁”治理、统一天下。但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统治者都在忙着兼并战争,想着怎么打倒敌国让自己的国家更为强大。如果统治者用“仁”治天下,那么他就会被其他国家吞并。儒家的“仁政”在当时没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