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德邦百亿“卖身”背后,京东的阳谋与野心( 二 )


“开始过于保守 , 公司认为做电商件太low、不赚钱 。 等到2016年真正准备发力时 , 已经太晚了 。 ”一位熟悉德邦的业内人士坦言 。
2016年 , 顺丰、圆通、韵达、申通纷纷在A股借壳上市 , 中通也成功赴美IPO 。 快递市场的竞争可谓白热化 , 德邦物流的快递业务自那时起节节败退 , 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0.88%滑落至2020年的0.68% 。 2020年5月 , 菜鸟系韵达成为德邦股份第二大股东 。
随着战略倾斜 , 曾经令德邦最引以为傲的零担快运业务 , 亦腹背受敌 。 前有老牌劲敌安能物流上市进攻;后有竞争者强弱联手抢食“蛋糕” 。 比如顺丰通过收购新邦物流建立了“顺心捷达”的快运业务品牌 , 百世收购了“全际通” , 成立百世快运 。 2017年至2020年 , 德邦的快运业务也连年缩水 。
作为物流行业第一家上市的快运企业 , 德邦走到被收购的局面让外界颇为感慨 。 如果还能有其他选择 , 崔维星估计也不会想舍弃自己辛苦经营了25年的企业 。
过去几年间 , 这个行业流血缠斗的残酷性 , 让崔维星明白 , 一旦错过最佳的发展时机 , 德邦注定要失去单打独斗的能力 。
2021年初 , 市场陆续传出德邦管理层与意向投资者接触 , 磋商收购方案 , 比较收购对价的消息 。 据顺丰内部人士证实 , 德邦和顺丰有过接触 , “但顺丰体系已经有顺心捷达 , 且公司目前的重心在同城货运上 。 相比之下 , 德邦快递与京东现在整体的布局更为互补 。 ”
前述接近交易的人士也认为 , “京东目前的主要优势在仓储配送 , 可以为德邦快递导流 , 而德邦快递能够弥补其在传统大件快递上的不足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京东物流之所以能在众多买家当中胜出 , 不排除其对德邦的渴望程度高 , 相对出价也最高的可能 。
不过 , 《财经天下》周刊注意到 , 京东和德邦的背后 , 还站着共同的投资人红杉资本 , 或许这也直接促进了两家企业高层的有效沟通 。
过去几日 , 资本市场也很看好这次交易 。 德邦股份停牌前 , 股价自2月23日起低位启动 , 连续三日上涨后 , 收获了开年以来的首个涨停板 。 最终停牌价留在12.66元/股 , 累计涨幅近20% 。

(郑州京东亚洲一号仓库物流园 图源:视觉中国)
京东步伐2018年1月下旬 , 瑞士达沃斯 , 崔维星和刘强东难得碰上面 。 那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 是他俩鲜少公开同台的场合之一 。
午餐会上 , 上市刚满7天的德邦意气风发 。 崔维星说 , 德邦正跬步进军国际市场 。 面对行业整合兼并加剧的形势 , 他更是直言“我们并未考虑这条路” 。
那天下午 , 刘强东戴着同声传译耳机坐在台上 , 面对凯雷投资集团联合创始人大卫·鲁宾斯坦的发问 , 他对京东物流的上市问题作出正面回应 , 并透露公司正在加大物流领域的投资 。
彼时 , 崔维星没有想到 , 德邦的高光时刻就此永远停在了2018年 。
尽管现在刘强东已经卸任京东集团CEO职位 , 正式退居二线 , 但自2007年他主张自建物流后 , 到2017年正式成立京东物流集团 , 再到2021年5月物流板块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 刘强东已经为京东物流设计了一条清晰的发展路线 。
此次收购德邦 , 京东物流的版图再次扩充 , 京东的整个物流生态圈也在趋于完善 。
在此之前 , 今年2月 , 京东集团旗下子集团京东产发连续4次增持中国物流资产的股权 , 比例高达87.19% 。 这意味着 , 布局4年多时间 , 京东可以提出强制性无条件现金要约 。 这家在全国拥有38个物流园及179个物流设施的供应商 , 终于成了京东的囊中之物 。
而更早以前 , 京东集团对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达达集团垂涎已久 。 2016年 , 京东先是收购了达达47%的股权 , 后持续加码 。 最近 , 京东又花费5.5亿美元对达达集团进行战略认购 , 将持股比例提升至52% , 牢牢握住话语权 。
不过 , 这两次收购行为 , 主角都不是京东物流 。 据业内人士分析 , 没有独立上市前 , 京东物流没有融资渠道 , 企业又不赚钱 , 所以收购只能假借他人 。
京东物流唯一的出手时刻在2020年8月 , 斥资30亿元收购以航空货运见长的跨越速运 , 瞬间拥有了超过620条航空货运航线 。 截至2021年上半年 , 这个数字已增长1000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