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是什么在影响孩子的睡眠时间?

睡觉是第一等大事。
“周六一上午就留给孩子补觉了。睡好了,再说其他。”三年前,北京初三家长李未就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内给孩子的休息日做了调整。一上初中,便感觉时间不够用。学习要挤时间,孩子也需要休息,两者如何平衡就成为不少家长面临的问题。
随着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学生睡眠问题再一次引发社会关注。
采访人员在光明日报官方微博上发起话题调查“是什么导致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截至目前,参与的1136人中,474人选择课内学业重,263人选择电子产品等娱乐诱惑居第二位,选择课外补习增负和未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人数相仿,在200人上下。
有网友留言,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诱惑更是雪上加霜。也有人担心,发通知容易,执行起来就不好说了。
“睡眠令”能否保障孩子睡眠?
作业中断,如何接招——研究“作业”,倒逼管理规范重建《通知》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达到10小时,初中生达到9小时,高中生达到8小时。2020年12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有关研究机构对10省市开展了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监测。结果显示,小学生、初中生平均睡眠时长为分别为9.5小时和8.4小时,不同程度存在睡眠不足问题。
如何让学生睡得足、睡得好、睡得无忧、睡得轻松,各学校纷纷行动:调整作息时间、推迟到校时间;“午休课”写进课表、设计午休床、增加午休时间……
北京市景山学校教师王海兴说:“学生睡眠的整体形势确实不乐观,严重程度随着年龄递增。小学课业基本不会导致缺觉,主要原因是家长报的课外班、才艺学习。到中学往往是考试升学压力,年级越往上越严重。成绩偏下或者作业习惯不太好的孩子完成速度慢,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睡眠时间。这类孩子如果住的离校再远点,六点多就要起床,睡眠时间可想而知。”
北师大二附中特级教师何杰多年在高中阶段从事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就高中而言,放学时间多年来没有什么变化,作业量几经控制,并没有减少。探究性作业增加——这些作业要花时间,而传统的应试刷题也没有减少。”
“各科老师都在作业布置、考题中,琢磨引进更灵活多样方式,创新肯定要花时间,挑战性的内容必然占据原先学生的自由时间,培养质量要拿时间来换,这就是一个基本的矛盾。”何杰说。
《通知》提出了3个“中断机制”,要求作业、校外培训、游戏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
学习任务不少,“刷题”以多种不同方式存在,在学校推行“作业中断”可行吗?
2018年,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小学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21:00、初中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22:00尚未完成,学生可以选择不完成剩下的作业,切实保障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不仅是对作业的要求,品质服务细则的校本化文本制定、中小学作业指数的发布、作业管理情况的调研发布等,开了一个“组合拳”。
“‘晚十点不作业’倒逼管理规范重建。”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副局长王莺直言,必须放在教学管理系统中思考:关注作业与课堂学习之间的关系;强调作业的有效批改,倡导能力立意的评价导向,完善区域与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
对老师们而言,也需要重新理解作业,从“关注作业形式”到“研究作业功能”;从布置流程上看,从“惯性运作布置”到“尊重认知规律”;从作业评价上看,从“个人经验判断”到“数据精准支持”。
王莺介绍,杭十中研究实践作业布置流程重构,对数学回家作业每天15题做出有效规划,尊重认知规律,布置滚动循环作业。教师在作业布置前先做出答案或预估完成方法,预估学生的完成情况及完成时间;先将教材与配套教辅的有关练习整合出来,并适当加入一些学生前期学习过程中出错频率较高的题型,使得整份作业包括当天所学内容的基础题和提高题、昨天所学内容的错题和变式提高题、前天所学内容相关综合题。
在课程的设置上,对学习科学的研究角度帮助学生管理学习,管理作业;教学准备方面,备课备作业已成为上城区教师的共识。
玩手机游戏,当断没断怎么办——家校协同,做自己的“时间管理师”同是睡眠不足,不同地区面临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农村学校课业负担少,不存在熬夜完成作业的情况。每晚查寝室,和学生交流,早晨也会督促起床锻炼。”四川省金堂县又新学校教师孙向兵告诉采访人员,“对我们学校而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周末睡眠不足:这里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周末家庭监管不力,学生疯耍或沉迷手机。周一返校,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