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你们有没有想过,20年后你们的孩子是什么样?
或许,你们也曾迷茫,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孩子当下的教育能不能跟得上未来社会的发展?他们的哪些能力将在20年后还具有竞争力?
这三组数据是著名儿童心理专家兰海预测的未来。
第一组是20和47%。也就是说现在的工作20年之后有47%会消失,将近一半的人会失业。
第二组是20和65%。20年以后可能有65%的工作岗位是现在的我们所不知道的。
第三组是45%和55%。是指每个人进入职场工作的时候,实际上使用到或者被评价的综合能力当中,只有45%源自学校学习的、可以用标准化方法测试出来的结果;而剩下的55%是我们身上所拥有的其他的基础能力,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沟通表达的能力、自我认知的能力。
那么,面对世界的千变万化,究竟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在20年后依旧保持竞争力?
对新事物保有好奇心的孩子
每个孩子刚出生时都是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总是想一探究竟,这便是科学界常说的科学精神。可是,这种能力不是孩子天生就有的吗?
“别乱问”、“别乱动”,类似这样的话你有没有和孩子说过?如果有,这很可能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杀手”。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张侃强调,
当下所推进的早期家庭教育,并不是说让家长早早地赶着教孩子数数、认字,而是希望父母早点意识到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
如果总是不等孩子好奇和探索,就早早将各种知识强行“灌输”给他们,孩子的好奇心就得不到滋养,兴趣很容易被磨灭。
等孩子长大后,可能最讨厌的就是学习,也讨厌接触新的东西,真的变成了“厌”。这样的孩子在未知和变化的世界中也可能会最早被淘汰。
孔子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再看这句话,“学而不厌”也是建立在对新鲜事物有浓厚兴趣基础上的。为什么不厌倦?因为孩子一直保有浓厚的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才能够想要去探索,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收到良好的反馈,从而更加主动地再往更深层次探索。
和孩子所学的知识相比,这种对事物产生兴趣的能力,才能和20年后的未来衔接起来,才是保证孩子在巨变中仍有不断的探索精神,依然具备竞争力的核心素养。
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孩子
《游戏力》作者劳伦斯·科恩认为,让人最尊敬的人是那些能够创造产业、创造就业岗位的人。
未来究竟会怎么样,现在谁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而生命中所有的活动,最重要的莫过于创新了,还有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能够灵活应对的能力。因此,相对于了解孩子在学校是否听话、成绩如何,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是否具有创新、创造力。
孩子的好奇心就是其创造的巨大动力。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创造出对人类、社会有价值的发明。保有好奇心的孩子创造力一定不差。
奇思异想是孩子创造思维的源泉。“五彩树”、“蓝太阳”并不是胡闹,也不是瞎想,这是孩子独特思维的体现。正是拥有这样丰富的想象力,才激发了孩子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东西。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只有创造力才能让人超越机器人。家长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不断创新的能力,让孩子以创新的观点和态度解决问题、适应未来的生活。
懂得管理情绪的孩子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孩子会哭会闹,家长也会有烦恼的时候。
当孩子哭闹时,家长正确的引导不应该是压制孩子的情绪,而是让孩子正确认识到什么样的宣泄方式是有效的,从而在下一次情绪爆发时能够懂得处理情绪,平复心情。
学会处理情绪,孩子的心理才能健康,才能学会抗压。拥有管理情绪的能力,日后即便是处于逆境,孩子也能够在强大内心的弹力下,转化情绪带来的巨大的波动和伤害。
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遇到挫折时,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孩子的人格才能更加完整,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
拥有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
什么是延迟满足能力呢?
在张侃看来,延迟满足能力不是一种纯粹的忍耐力,还是一种权衡能力和判断能力的体现:懂得并能判断出通过付出一定的代价能获取更大的利益,由延迟满足能力延展出来的选择力、判断力和权衡能力更重要。
【 20年后,这5种孩子将不会被淘汰!你家孩子占几项?】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才子|孩子是这3属相,小时是孝子,长大是才子,一直在给父母争光
- 经产妇|进产房后五大尴尬场面,能淡定面对的初产妇很少,经产妇波澜不惊
- 独生女|女子怀孕2次到预产期后孩子却没有了,老公提疑问才知事情不简单
- 羊水|子宫黑漆漆,胎儿会无聊吗?这些“游戏”玩得可溜了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meg吃鱼的这些讲究,您知道吗?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宝宝|18岁女生产下男宝后住宾馆,喂新生儿喝老年奶粉,宝爸去哪了?
- 怀孕|3次胎停后...39岁的她能圆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