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话复旦管院陆雄文:中国年轻人正面临一个科创大时代|「X·36Under36」专家访谈①( 二 )


陆雄文:有三个非常典型的变化特征——
第一,创业者人群由原来的「被动式创业」到「主动式创业」。
早些年间企业家创业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穷”、要改变人生。而今天,无论是科学家、科技专家创业,还是职业经理人创业,资源条件都更成熟。他们过去可能是一些公司的CEO——至少是管理层,其中的主动性、驱动力与之前大不相同。这群人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积累准备都更充分,以至于一上来就可以和资本对接,有投资人愿意参与。
第二,创业者经历了从「只要有敏锐的市场的洞见、下海的魄力、比较能干就可以创业」到「几乎都接受过系统性教育,甚至于高等教育的训练」的过程。
知识层面上,接受过「系统性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创业的必要条件。这里要明确的是,高等教育不是说单纯解决专业知识体系的问题,而是解决「学习能力」问题,进而眼界才会更开阔。
纳微科技的创始人江必旺的演讲稿「一个科学家如何成为一个企业家」中就提到,他原来是做有机化学的,现在去跨界做无机化学,两个领域做的事情其实完全不一样,但是他的学习基础完全能够支撑他跨领域去做更好的学习和探索,这是这一代创业者很重要的特征。
第三,这一代创业者的“战场”从过去「往往局限在某些领域、某个市场、某个地区」,到现在一上来就要面对「充满国际化竞争」的未来市场。
创业者们的眼界、格局变得愈加重要。他们要具备全球化视野,也需要有跨界、跨地区的资源整合能力。现在企业的供应链可能需要分布在全球,技术可能是从国外引进、产品在中国研发、而最终销售到国际市场。
36氪:根据你的观察,性格、年龄、经历等因素,在一个成功的创业故事里谁的占比更高?
陆雄文:创业故事的确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但我认为「成功」与创业者的年龄、性格、个人经历没有必然联系。有人20岁就能成功,也有人过了50岁才成功;有的性格很内向、木讷,有的滔滔不绝;有的没什么经验,有的经验很丰富。这些都不构成主要因素。
36氪:那一位创始人通往“成功”道路的关键是什么?
陆雄文:首先是要具有不断接收新知识的能力,这也是我特别强调高等教育对今天创业重要性的原因,这跟30年以前完全不同。科大讯飞初创时只做语音识别,并没有想到做人工智能,当时甚至连“什么叫人工智能”还没概念,但创始人本身经历过本科、硕士、博士的专业学习和研究训练,能够根据现实需要不断去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整合新的知识以及整合同样有知识的人才来形成一个团队。
其次是开放的心态、尊重科学的态度,相信专业事情要专业的人来做。今天的企业家懂得什么叫包容多元,聚拢各路英才一起来共创事业,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往往存在「联合创始人」。今天的创业者也知道,市场拥挤,竞争激烈,靠自己一个人打江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最后,创始人对风险认识的深刻性也相当重要。成功的企业家不仅敢于冒风险,也能够善于去控制风险。选择创业的人几乎都敢于冒险、都有勇气去赌一把,但回顾这么多创业失败的案例,我们作为管理学者来看,最重要的经验总结可能就是——「风控意识未必足够强」。风控意识强的好处就是有预案、有对策,临危不惧,临阵不乱,有能力去积极应对、有机会去挽回损失。
科创时代的喜与忧36氪:如今中国创投全面进入“硬核时代”,创业者的画像有哪些变化?
陆雄文:现在有两波最主流的创业者。
一波就是科学技术人员创业。这些人不但学历高,往往原来就是做科学研究的——在高校、研究所、或者跨国公司研发部门,比如从微软、Google、Amazon这样的公司中出来很多人。这些人是代表中国科创的一支主要力量,当下去看创业,这群人最值得关注。
还有一波人是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或者是机构投资人。他们对某些领域、某些技术应用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还能扮演资源整合者的角色:自己可能不掌握技术,但他们对商业运作、商业模式的理解把控是非常有水平的。
36氪:“科学家创业”是过去一年许多人会提到的话题,也有不少投资人认为这群人的局限也挺明显。
陆雄文:科学家创业的优势不必多说——核心技术、深入的knowhow等等,但是他们原本面对的是实验室设备、仪器、工具,但此刻面对的是开放的社会环境,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缺少管理企业所需要的商业知识、管理知识,甚至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当然有一些科学家创业者会很快的调整,要么自己学习,要么招募职业经理人,他自己做好科学家本分,然后找职业经理人来专门负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