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手|索尼LinkBuds上手体验:摘下耳机是新世纪的脱帽礼( 二 )


文章插图
其实分体式设计在XEA20中就有所体现,这样的好处是能分担耳机的部分重量,加上LinkBuds的电路电池加入了类似“鲨鱼鳍”的固定配件,可根据使用者内外耳廓大小,替换不同型号的鲨鱼鳍,这是也全机唯一能够进行“调整”的部分。通过“插入”佩戴方式,让发声腔体紧贴着外耳道发声,再通过后端电路的“遮挡”来减少漏音。
上手|索尼LinkBuds上手体验:摘下耳机是新世纪的脱帽礼
文章插图
但实际表现,仍然不如意。
前腔中间采用了镂空设计,这就在播放音乐时候和平头塞的漏音程度效果差不多。在APP上打开“自适应音量调节”功能,耳机可以通过检测周围声音强度,来根据周围声音提升播放音乐时的音量,比如周围很嘈杂,系统就会提升音量,反之同理。
而看似高科技的前腔镂空设计,其实只是为能够听清周围环境音,利用这种设计来替代降噪耳机中的“通透模式”。
声音评析这种新颖的镂空设计是一定会对声音造成影响的。索尼这款耳机和目前主流真无线耳机在单元结构上,有些许不同。比如这种镂空设计要相比一般动圈耳机而言,减少了振膜面积,此外LinkBuds单元和磁路结构,和去掉防尘盖并采用外磁结构设计的音箱单元类似,但毕竟是耳机,缺少顶部振膜以及受限于腔体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冲程也会受限。
这就让我对它声音部分产生了疑惑,这种设计是否会导致低频缺少量感和下潜?
上手|索尼LinkBuds上手体验:摘下耳机是新世纪的脱帽礼
文章插图
实际听后,确实印证了猜想,确实在低频量感和下潜上要与手头上的JVC FW1000T有一定差距,此外动态和瞬态响应并没有JVC FW1000T凌厉。
简单和JVC FW1000T来个对比,如果JVC FW1000T低频可以打9分,那LinkBuds就只能打6分,在素质和听感上,都有比较大区别。
上手|索尼LinkBuds上手体验:摘下耳机是新世纪的脱帽礼
文章插图
LinkBuds整体低频在素质上,回弹速度比较快,下潜和凝聚力一般,尽管瞬态响应不错,但因缺少一定量感,让整个低频都比较单薄,加上为开放式设计,所以低频优势并不明显,想听“轰隆感”比较“震耳”的用户可以直接略过。此外,虽然低频瞬态响应虽然较强,但缺少合适的密度以及氛围。
中频表现这里主要以人声为主,人声声像距离不错,女声和男声中频密度比较高,不过相比于索尼的传统入耳式耳机比如exk、XBA系列来讲,味道并不“浓烈”,但好在人声还原不错,至少不会把蔡大妈唱成邓丽君。
上手|索尼LinkBuds上手体验:摘下耳机是新世纪的脱帽礼
文章插图
高频延伸和泛音都处于正常水平,不功不过。此外在声场营造上,还是有别于入耳耳塞的,整体声场空间感更加接近MX985/980这类森海平头塞,横向宽广辽阔,而纵向层次感就没有耳塞那样分明。
上手|索尼LinkBuds上手体验:摘下耳机是新世纪的脱帽礼
文章插图
当然声场优势还得归功于开放式结构,这点还是比同价位动圈耳塞强。
总结来看,音质并不能和大千元左右的有线耳机相提并论,此外缺少自家的LDAC支持,只能SBC和AAC连接,也从侧面说明,这并不是一款主打音质的耳机。
虽另辟蹊径,但市场仍需验证索尼是想让这款“轻量化”功能的真无线耳机,成为日常能够正常交流的“标配”,这种新奇的思路真的相比其他品牌真无线耳机要“更高明”吗?
LinkBuds除了听音乐外,通过这种开放式设计,在日常工作、生活沟通上更有“工具”属性,看似合理,但实际想想,要考虑“开放式”而牺牲整体降噪功能,而只选取了在降噪耳机中并不算常用的“通透模式”,是否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呢?
根据我爱音频网调查显示,影响消费者对于TWS耳机购买的潜在因素里,前三项分别为:1.主动降噪、2.助听、高清音乐、3.无损音质,分别占比71%、68%、64%。由此来看,降噪和音质仍然是消费者购买TWS耳机主要因素。
上手|索尼LinkBuds上手体验:摘下耳机是新世纪的脱帽礼
文章插图
随着消费升级,2022年TWS耳机将会进行功能升级,新功能的赋能将会让TWS变得适应面更广。
此外,国内手机厂商加入真无线耳机市场,凭借对自家耳机深度适配,会更突出和手机之前的互联,例如通过耳机智能助手实现对手机操作交互或是使用手机拍摄视频时,利用耳机收音麦克风进行高清音质收录,未来手机和耳机之间的互联应用会让消费需求导向更明显,这比独立的真无线耳机更具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