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月16日晚 , 小米召开了在2022年的第一场手机发布会 。
这个时间窗口在往年会留给数字系列旗舰 , 今年却给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分支”产品 , 定位于游戏手机的Redmi K50电竞版 。 相较于另几款将在同一时间段发布的游戏手机 , K50电竞版都有哪些不同之处?超出预期的跨界合作又预示着什么?这篇文章将小解一二 。
小米游戏手机 , 这次全面升级虽然英文代号都是G后缀 , 但这一代Redmi游戏手机的名字从游戏增强版变成了电竞版 , 似乎暗示着这款手机针对机制性能释放和长时间游戏体验所做的一系列改进 。 核心硬件是无须细说有多强大的全新一代骁龙8 , 以及LPDDR5内存和UFS 3.1闪存 , 你不用担心会有多少短板 。
为了让整套硬件拥有更具效率的散热 , K50电竞版将SoC部分和两颗充电IC分别置于手机上下两个部分 , 并使用了总面积达到4860平方毫米的两块VC均热板 , 还有石墨烯等散热材料 。 官方表示 , 经过30分钟的高画质《王者荣耀》游戏 , 可以稳定在约120帧 , 机身温度为43.5℃ 。
【3070ti|3299元符合预期,红米K50系列瞄准细分市场】总的来说 , 小米希望带来一款性能释放足够极限 , 同时在发热、稳定性等关系到长时间游戏的指标上颇为优秀的手机 。
和小米12 Pro一样 , K50电竞版搭载了单电芯120W充电技术 , 电池容量达4700毫安时 , 极速充电模式下仅需17分钟即可充满 。 这款手机依然全系标配L型弯头充电线 , 只不过这一次提升到了《王者荣耀》边玩边充可37分钟充满 。
正面的康宁大猩猩Victus玻璃下 , 是一块来自华星光电的6.67英寸OLED屏 , 分辨率为2400*1080其他参数与前代大致相仿 , 不过做到了原色屏逐片校色、自适应色温和1920Hz高频PWM调光 。 要吹毛求疵的话 , 仍旧存在的屏幕支架让手机一体性有所下降 。
雷科技觉得更能让游戏玩家兴奋的 , 是位于机身两侧的对称四单元扬声器 , 游戏娱乐的音频体验有望站在今年第一梯队 。 同时也如年前预告 , 机身内置迄今为止安卓阵营最大的X轴线性马达 , MIUI系统还为这颗来自瑞声科技的CyberEngine马达匹配了数款热门游戏 。
K50电竞版继承了后置三摄镜头盖风格和闪电形状补光灯 , 各处开孔和按键都经过了切割和打磨 , 小米说这是“刀法最多”的设计 , 两侧扬声器开孔放置在横握靠上的位置 。 有浅蓝色主色调的“冰斩” , 此外还有银灰色的“银翼”和黑色的“暗影” , 都是亮面和磨砂面结合的AG玻璃后盖 。
去年的K40游戏增强版是当时最轻薄的内置机械肩键手机 , 如今K50电竞版再次应用了这个设计 。 配合更为平直的机身 , 机械弹出式肩键通过更换垫片材质有了较上一代改良的手感 , 系统层面也支持按下、抬起不同状态的映射 。
还有一些细枝末节的特性:主摄传感器为“三朝老臣”IMX686 , 在游戏手机中应该有相对更好的成像效果 。 小米手机标配的NFC和红外都没有落下 , 红外遥控的距离和角度都有提升 。 小米声称 , 通过应用三根Wi-Fi天线可获得稳定的无线网络下游戏体验 。 机身厚8.5mm , 重量为210g 。
在K50电竞版12GB+256GB版本基础上 , Redmi带来了与梅赛德斯AMG马石油F1车队合作的K50冠军版 。 如此前所预告的那般 , 后盖镀膜采用了大量与梅奔F1赛车类似的视觉元素 , 并印有“三叉星”和代表性能的AMG标志 , 腰部X型元素下更是加入了堪称点睛之笔的绿色呼吸灯 。
来到价格环节 , K50电竞版将于2月28日开售 , 各版本售价为:
- 8GB+128GB , 3299元;
- 12GB+128GB , 3599元;
- 12+256GB , 3899元;
- 含礼盒包装和120W氮化镓充电器的K50冠军版 , 4199元 。
- 预订|Redmi K50电竞版预订火爆部分型号秒磬,3299元起18日正式首销
- 小米科技|RedmiK50电竞版首发测评,售价3299元到底是良心还是溢价?
- 高通骁龙|Redmi K50电竞版发布!迄今最冷骁龙8,售价3299元起
- 尼康|小米发布旗舰新机,120W快充+骁龙8Gen1,仅3299元起售价亲民
- 苹果|仅售3299元,骁龙8+1920赫兹+120W,又是一部全面超越苹果的神机
- 显卡|3299元!红米K50电竞版发布:卢伟冰现场称赞友商IQOO9不错
- dev|小米电视就很符合我们的需求,还有售后和质保,还开放了一个语音
- k50|Redmi K50电竞版正式发布:3299元起,这个价格你买么?
- 红米手机|红米K50系列首款机型发布:3299元起,规格拉满,玩游戏稳了
- 产能利用率|赛微电子:北京FAB3运营符合预期,产能利用率逐步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