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旦恩资本凌代鸿:谁能创造优质资产,谁就是万众瞩目的Super star( 二 )


02
投资专精特新中的科学企业家
中美竞争之下,很多国内创业公司站到第一线,之前他们的产品可能连试样的机会都没有。现在,在深圳和全国,这样的企业很多已经成为主力供应商。为什么国家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提专精特新?
过去20年,在中国,借助互联网大潮,很多平台公司应运而生。但95%以上的日本、德国公司连100个员工都不到,但它们却像神一般的存在。所在的领域离不开它们。就是这样一群公司组成了日本、德国的支柱产业。专精特新,不似以前的互联网思维,一上来就做一个平台。它们可能只做某一个核心零配件、一个中间件,但做到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举几个例子。我们投资的专精特新企业——光羿科技(注:去年11月,光羿科技完成华平投资领投,鼎和高达、高鹄资本跟投的数亿美元C轮融资)。它通过电致变色(EC)控制玻璃的变色,如今已应用在吉利和广汽高端品牌上。我们还投了一家从帝国理工回来的团队。他们是做金属的,能够做出在汽车的不同部位呈现不同强度地材料;一台车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轻了几百公斤。以前这种材料只能用在劳斯莱斯的发动机上、航空发动机的叶片上,但现在可以应用在汽车上了。
我们还投资了一家做眼科手术器材的公司。它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跟瑞士和德国竞争的公司。诺唯赞是我2012年年投资的。它主要做的是酶、抗体、抗原。当年,这种原材料都是从美国、日本、瑞士进口的。诺唯赞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拿下了5%的市场份额,且每年都在迅猛增长。
旦恩是一个常青资本,股东自己出钱投资。我以前也创业,二十年后卖掉企业,把钱都全部投到早期投资(注:A轮及A轮之前)上。前段时间,太太问我:老凌,如果投资倾家荡产,你会怎么办?我说:不可能,老天爷永远不会亏待我们这么勤奋的人。这么些年,我见了4300多位创业家。十几年前,我做投资时,基本上只待在北上广深,偶尔晃荡在杭州、苏州、南京等准一线城市。那时候,投资标的主要是以互联网平台技术为主。绝大多数项目来自于这些大城市、特大型城市。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二、三线城市也有专精特新。像我的老家合肥,这几年间,成为科技创新的急先锋。除了合肥,像安徽芜湖,也开始冉冉升起。现在,创业形势跟以前不一样了,创业的维度更加宽广了。旦恩资本之所以能活到今天,因为我们永远看向星辰大海,只投资技术难度和产品难度极高的,十年左右才可能成大气的公司。如果一家公司告诉我它两三年就跑出来了,我们是不会投资的。
在专精特新领域,我们基本上只投科学企业家。
什么叫科学企业家?首先创业者要在这个领域里有比较深的造诣。他能把一技之长发挥到极致,既是这个领域的博士或专家,又具有企业家特征。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能找到一些关键人物,组成一个梦之队。科学企业家知道趋势、商业、人性。知道如何驱动组织达成目标,而不是一人独断专行。需要指出一点的是,很多科学家要想变成企业家,比猿变成人还难。
当然,在专精特新时代,没有技术的创业者也有用武之地。很多创业者擅长模式创新。所谓模式创新指的是在某一领域,把某种产品重新做一遍,或者利用互联网、数据化的方式再重新做一遍。前几年,这一方向的创业被资本认可,但未来,空间会缩小。那么,该怎么办?在黑马讲课时,我聊过这个话题:创业并不是单打独斗。没有技术的人可以把管理经验、数据化经验、互联网经验赋能给某一个科学家。跟科学家一起,走联合创业的道路。但前提是跟你搭档的科学家今后要能够成为企业家。这一点非常关键。如果做不到,也是白搭。
03
我们为什么做早期投资
我们为什么做早期投资,三位大佬很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一个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作者熊彼特,他提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企业家就是创新的主体。创新者的窘境的作者克里斯坦森提出了破坏性创新。小企业总是在大企业看不起,看不见的领域,用颠覆性创新技术或模式,颠覆现有的商业,等到大企业醒悟过来,小企业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作者德鲁克说过管理者是可以培养出来的,科学企业家哪怕一天企业没做过,一样可以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04
专精特新并非小而美
也能成为千亿美金的大公司
大家对专精特新有一个误解:专精特新都是小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只能去北交所上市,无法成为千亿美金的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