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冰墩墩只能当配角的“中国最强动画”,是咋诞生的?( 二 )



万维仁和第二个联系的是华强方特 。 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 , 冬奥会的视角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北京 , 其他城市与冬奥会的结合也是《我们的冬奥》需要展现的 。 《熊出没》系列的“团结屯” , 原型就是东北的乌苏里江附近 , 恰恰符合整部电影多地迎接冬奥的意义 。
根据王裕仁回忆 , 他们是2020年7月刚刚复工之后与华强方特建立的联系 。 华强方特当时正好推出了《熊出没之熊熊乐园》 , 主要面向低龄儿童市场 。 其中小熊大、小熊二和小光头强几个角色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 引入这几个角色可以加强影片对于低龄群体的吸引力 。 最终双方敲定了这次合作 。

与《非人哉》IP合作的原因则非常简单 , 《熊出没》和上美厂IP面向的是低幼和中年人 , 因此《我们的冬奥》中还需要一个面向青年群体 , 有一定知名度的银幕形象 。 最好还是一个女性形象 , 可以和其他部分实现平衡 。
恰好《非人哉》作为中国近年来热度颇高神话IP , 拥有着女主角九月和在青年群体中的高认知度 。 同时 , 《非人哉》的核心创意是中国神话人物在大都市中生活会有怎样的经历 , 这些故事与冰雪题材相结合 , 也能够引发年轻人共鸣 。

影片中唯一一个原创段落来自《小虎妞奇梦记》 , 是由庄昊导演带领的木偶剧团队制作完成的 。 在集结了三个重要IP的情况下 , 万维仁和认为还需要突出中国动画的原创性 , 而《小虎妞奇梦记》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发生在北京的原创故事 , 作为强IP属性作品中的一个调剂是再合适不过了 。
综合考量了各种原创形式之后 , 万维仁和放弃了炫技的沙画和水墨画形式 , 选择了较为平实又能突出中国特色的木偶剧形式 , 形成了《小虎妞奇梦记》今天的样子 。

敲定了短片的四个部分并拿到了奥委会的授权之后 , 万维仁和迅速组建了《我们的冬奥》制作委员会 。 除了四家IP授权方 , 万维仁和还拉来了文投互娱和中国传媒大学 , 各方都希望能够制作出一部国产动画英雄集结、共同为北京冬奥加油助力的电影 。
02不再局限于动画 , 制作委员会走向中国电影
去年5月底的时候 , 《我们的冬奥》都还一直处于打磨剧本阶段 , 但到了12月 , 他们就向奥委会提交了样片 。 这种高效率的背后 , 正凸现了制作委员会这一制片模式的优势 。
动画领域的制作委员会起源于日本 , 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不同资本方的加入 , 进而分担风险 。 不过 , 日本的制作委员会并不聚焦在创作端 , 主要负责资金筹集、各个播放平台的发行、IP衍生品的后续开发 。 他们很少参与到具体的动画制作中 , 动画公司仍然是制作的主力军 。
相比之下 , 《我们的冬奥》项目成立的制作委员会和传统的制作委员会略有不同 。 整体制作委员会由万维仁和主导 , 华强方特等几家公司针对《我们的冬奥》进行授权 , 同时万维仁和又委托这些IP版权方进行动画的制作 。
到了动画的具体制作阶段 , 制作委员会也强势地发挥了作用 。 据悉 , 三大IP授权方中 , 华强方特一开始就确定了以小光头强为核心角色 。 《非人哉》提出了三到四个创意方案 , 覆盖了竞技、动作和生活流等多个方向 。 上美厂也是如此 。 每家厂商都先后脚为了这个项目提出了多个不同的短片方案 。
此时 , 根据各家不同的方案 , 万维仁和统筹不同厂商间的创意 , 避免片子呈现同质化趋势 , 参与调整了其中诸多重复的地方 。
比如为了贴合冬奥会 , 几乎每家都要体现一项冰雪项目 。 但在初期的创作阶段 , 几家都不约而同提出了滑雪方案 。 出于丰富观众视听体验的考虑 , 经过制作委员会的统筹商议之后 , 《九月的冬季假日》呈现的冬奥项目变为冰壶 。 其他几家虽然还是滑雪滑冰 , 但在动作上也进行了区分 。
华强方特的《冰雪玫瑰》短片中 , 小光头强一行为了追赶运动员玫瑰的高铁 , 不得不进行了滑雪 , 并与狼群展开了战斗 。 为了凸显小光头强的人物性格 , 影片并没有安排他用木头滑下山坡 , 而是直接连人带雪一起滚了下来 。

而上美厂的《胖大圣借冰器》则是结合角色 , 把滑冰用的冰刀化作了一件神器 , 胖大圣在穿上神器冰刀之后 , 甚至“瘦身”成功 , 变回了原来齐天大圣的模样 。 短片的结尾也是孙悟空和其他上美厂的IP人物一起在冰上滑冰 。
虽然这两部短片都采用了滑冰滑雪的段落 , 但是因为人物性格上的不同 , 观众的观感也迥然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