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五 )


文章插图
汇川IS260P伺服电机+驱动器 图片来源:汇川产品册
同时,汇川将主战场转移到LED设备、纺织设备、雕刻设备等技术含量相对低的细分赛道,针对这些行业的厂商进行“专机化”产品开发——一个销售,深入了解一个客户所有的工艺、痛点,带回公司后有不同技术团队进行快速消化,响应客户需求。
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就是华为系成功三要素之一,快反馈:销售-研发-销售体系。而实现这一要素的前提,是“广撒网”的销售渠道。
中国本土伺服品牌,包括台湾省的台达,几乎都在中国每个省、市部署售后渠道,初衷是因为产品故障率高,密布修理点便于及时解决客户问题。但在本土品牌拓展细分市场时,这些渠道就成为销售触达客户的销售网络。
仅汇川一家,就有超过2000个销售人员,在全国各地点对点接触客户;背后还有2600个技术人员提供支持。其他本土品牌的配置也基本相同,只在人数规模上有所差异。
中国本土伺服品牌慢慢在低端设备市场站稳脚跟,从华为系的老三板斧中,又衍生出中国伺服的新三板斧:
“本末倒置”——不同于外资品牌带着技术来中国开拓市场,本土品牌背靠市场开发产品;
“投机取巧”——学习外企成熟技术并加以删改,让伺服厂商自身和客户都获取性价比优势;
“人海战术”——撒网式铺设渠道,一方面解决产品售后,另一方面便于销售接触客户。
中国本土伺服品牌在工业机器人等新兴设备领域的第一次投机,虽然没有在市场份额上得到体现,但却停止了在广阔下游市场中的乱撞式扩张,在技术的发展上找准方向,分头去往各条细分赛道。
很多企业逐渐发现,原先为降本被迫打出的三板斧,恰巧符合中国伺服应有的发展轨迹:
“本末倒置”切准了中国设备产业的后发现状;
“投机取巧”正是日系品牌“选准客户,确立专属市场”的战略;
“人海战术”则瞄准外企在渠道和服务上的薄弱环节,突显出中国企业的优势。

  • 第二次机会
2015年,“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发布,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设备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另一方面,《巴黎协定》在联合国盖章通过,清洁能源成为未来大势,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被列入十大重点发展产业,光伏装备制造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
继工业机器人之后,更多新兴设备在中国市场上迎来爆发,对于伺服电机的需求自然也水涨船高,2015~2018年,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
另一方面,包括“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规划”在内,对本土品牌自研伺服电机的扶持政策逐渐增多,顶层设计的方向也发生变化——从要求单一元件或设备单点突破,转变为推广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全面铺开。
伺服电机|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文章插图
智能制造覆盖众多领域 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政策要求加上设备需求,中国本土伺服品牌在技术和市场两端又完成了一次蜕变:
  • 技术上:
设备领域新玩家的出现,以及中国本土工业机器人企业的自我升级,迫使国产伺服电机产品线也必须向其靠拢。
但由于细分赛道实在太多,单一伺服品牌的产品线难以全部跟上,于是本土品牌不约而同地选择一个或几个行业打造“专机化”产品,并借此将产品渗透入类似的行业。
比如汇川,虽然技术和战略上向安川等外资品牌大而全的产品线看齐,但不同的阶段仍然有所侧重。2015年,汇川研发出电液伺服系统,专攻注塑行业,2016年销售额已近4亿,成为细分赛道内的小爆款,并借此外探向其他应用液压技术的新行业。
而华中数控、埃斯顿早期研发方向是机床伺服系统,但后期分别向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领域扩展业务。
  • 市场上:
新赛道出现,加上国家政策扶持,更多本土工控企业开始加入伺服大军。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工业自动化上下游的厂商之间开始了业务上的兼并与融合。
汇川、禾川、埃斯顿等伺服电机品牌,通过收购、入股机器人企业,逐渐开始推出工业机器人整机产品,并借此继续向工控技术的最终目标——总线控制、上位系统拓展业务;另一边, 信捷、卡诺普之类原先专注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厂商,也上探至伺服系统。
伺服电机|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文章插图
汇川SCARA机器人 图片来源:汇川技术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