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群|“家长群”里的五种家长,最让老师和家长反感,你可能也在其中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网络不知不觉中已经渗入了大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衣食住行甚至教育都可以通过网络解决。除了孩子的身体,家长们最关心的应该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了。但是为了减轻生活压力,让孩子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过上更好的生活,家长不得不开始努力工作。
文章插图
还有许多家长因为条件限制外出打工,天天忙碌于生计,但是仍然心系孩子的学习状况和日常表现。于是现在很多老师就会建家长群将所有的家长拉进去,以便让家长及时接收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一些通知。但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这么多家长在一个群里避免不了会出现各种状况。曾有很多家长抱怨过,部分家长在进群后,发的消息都与学生学习无关,而且还老刷屏,打扰到了家长的正常生活。因为很多家长忙了一整天,本来已经很累了,想要看看学校有没有重要通知,一打开几百条信息都和孩子学习无关,就恨不得直接设置消息免打扰,但是又害怕错过重要信息,只能不停一直翻有没有记录。而经常刷屏的家长是很惹人厌的,但还有几类家长,出现在群里也会让老师和其他人都感到很无奈。
文章插图
01班级“家长群”里的这几种家长最让人反感,但不少人还在抢着做1)群里一家人的家长一般来说一个群里有一位家长接收信息就可以了,但有不少人会直接把一家人拉进去,平时在群里一说话,一家子上来开始闲聊。而且即使关于这个孩子的学习状况在讨论的时候,也突然看到一大堆家人在下边开始提问。这样不仅会给老师带来困扰,给其他家长也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另外,群里一个家庭都在的话,每个人都有奇奇怪怪的疑问点,反而不利于高效沟通。
【 普通群|“家长群”里的五种家长,最让老师和家长反感,你可能也在其中】
文章插图
2)恭维多于沟通学习的家长许多家长为了让老师注意到自己,就通过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希望可以让老师对自家孩子更好,于是就会不断通过夸赞,或者恭维的方式吸引老师的注意。偶尔的一两次表示感谢无可厚非,但如果经常恭维就免不了惹人嫌。还有的家长因为希望老师多照顾自家孩子,或者受到其他家长的称赞,时不时的就在群里发自己孩子练字,弹钢琴或者跳舞等图片或者视频,如果有家长称赞后就更起劲了。其实大家在群里都是想知道自家孩子的状况,而不希望被他人占用太多时间。因为老师和家长之所以聚集在一个群里,初衷都是为了及时传递信息,让双方都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一直没有进行有效的交流,无疑也会让其他家长感到厌烦。
文章插图
3)刷屏聊天的家长有些家长进群发现这么多人,像突然发现商机一般惊喜,于是会各种在群里用自己的信息刷屏。比如:放自己健身房的广告、保险广告等,甚至还有很多家长开始像找到了知音般在群里聊天,大家通常很讨厌这类人。因为在刷屏的时候,老师通知的重要信息都被顶上去了,会给他人造成很大困扰。如果大家真的有宣传需要的话,建议可以私下添加家长。不仅不会给别人带来困扰,还能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提高沟通效率。
文章插图
4)过度注重细节的家长不少家长会在群里告诉老师自家孩子不喜欢吃什么,或者感冒了要多穿衣服,或者什么时候需要喂药等。老师需要照顾班级很多人,没办法一个一个都关注到,家长对老师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老师很可能兼顾不到,因此家长最好避免提出这些要求。还有些家长看到老师传到群里的一些视频后,会问自家孩子为什么站在了边上?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分到的吃的看起来比别人的少一点?这些太过于细节的东西,其实都被家长过度放大化了,很容易给老师和他人造成困扰。
文章插图
5)群内争吵的家长许多家长可能在群里聊着聊着一言不合就开始破口大骂了,丝毫不顾及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各种开始脏话狂飙,甚至发语音对骂。整个群里乌烟瘴气,老师和别的家长也阻挠不了这种现象,于是很多家长都忍不住想退群。还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在校内出现一些小小的不愉快,就直接在群里开始辱骂老师,仿佛孩子出现的任何问题老师都需要负责,而不去考虑出现这些事情的真正原因。但其实老师每天需要准备教学任务,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各科老师沟通等。这些都已经给老师带来了不少压力,孩子出现的其他问题如果自己没有及时反馈,老师很可能没办法发现。因此家长要理解老师的辛苦,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开始责怪老师。如果发现孩子确实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反映给老师和校方,不要直接去群里开口大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远比辱骂宣泄情绪更为管用。
- 塑料|这些被曝光的“毒玩具”,娃再喜欢家长最好也别买,费钱又坑娃
- 培训班|李玫瑾:孩子报这3种“培训班”,浪费时间浪费钱,还没什么效果
- 性早熟|夏天牢记孩子越吃越笨的4种“黑名单”零食,家长绝不可纵容
- 子女|如果不生孩子,老了真的会很可怜吗?网友的“神回答”太扎心了
- 小学生|小学生“绝交书”走红,签字画押样样不差,内容霸道又好笑
- 遵守|“管孩子”还是“惯孩子”?把握好这三点,孩子才能更优秀
- 晒娃|“不要在你的朋友圈晒娃了,很危险!”专家大声呼吁,家长别心大
- 孩子|真的存在“宫内记忆”吗?宝妈:我3岁女儿的话,让我瑟瑟发抖
- 孩子|我国53万儿童性早熟,“坑娃元凶”到底是谁?三个因素在“作祟”
- 家长|小学生模仿家长签字,以为瞒天过海,却逃不过老师的“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