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虽然这次制裁和罚款都挺重,但是东芝的元气还没有被伤到。真正动摇了东芝帝国根基的,是一次冒进的收购活动。
进入到 21 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日本很多老牌科技公司开始掉队,经营方向急需调整。而东芝则在这一阶段,选择把宝押上核电能源业务方向。
核电毕竟也算是东芝的祖传业务之一了,福岛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就有东芝的参与。
对于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核电资源发展前景广阔,怎么看都是一棵常青摇钱树。
文章插图
初期的核电能源赛道确实赚了不少钱,短短几年时间,东芝就已经是日本最大的核电能源公司了。
但是当惯了老大的东芝,在这个领域同样也不放弃做第一。
当时的核电先锋,是美国西屋电气公司。西屋不仅给美国航母提供核动力技术,还是世界核标准的制定者。
2006 年,西屋放出消息要拍卖 77% 的股权,如果能赢得这次竞拍,就等于拿下世界顶尖核技术。
文章插图
西屋这块肥肉,自然也引来了不少狼。
同样虎视眈眈的老对手三菱和日立,在竞标过程中不断下绊子恶意竞价,硬生生将 25 亿美元一路抬升至 50 亿美元。
除了商场上的竞争对手,美国也不能让日本掌握航母动力细节呀。想要收购西屋,没那么简单。
为了争取到西屋,东芝疯狂砸钱砸人脉,甚至请了美驻日大使游说美国议员,防止他们阻拦这次收购。同时东芝还承诺,收购以后会让西屋自主管理,不进行干预。
最后东芝以 54 亿美元的三倍溢价完成了收购,并继续加价到 70 亿美元获得了 87% 的股份。
文章插图
把西屋买到手之后,东芝开始在世界各地广造反应堆,垄断该地区电网,计划好了后半辈子躺着数钱。这一次收购也让东芝停滞好几年的收益猛增了三成。
但是,从高价收购西屋开始,东芝其实已经走起了下坡路。
收购西屋股份,花出去的 70 亿美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要补上这块赤字,只能先砍掉不太赚钱的业务。
说来不巧,东芝刚把资金拢回来,就赶上了 08 年的金融危机,市场不景气,大部分业务都一亏到底。
经商嘛,亏点钱也是常态。有核电这个铁饭碗呢,用不了多久就能赚回来。
文章插图
不过还没来得及缓过来,铁饭碗端不住了,福岛核电站出事了。没错,就是东芝之前承建的核反应堆炸了。
福岛地震,彻底封杀了东芝的核电事业,全世界都没有了造核反应堆的热情。
考虑到核电能源的安全性,东芝不仅接不到新的订单,连原来承接建造核电站的订单也纷纷被取消掉了。
如果就此刹车,重新换个赛道,东芝或许还有救。但是东芝倒霉就倒霉在经历了天灾还有人祸。
选择了核电方向的东芝 CEO 拒绝接受现实。核电部门没有业务可做,这种情况迟早得下台啊,比起剖腹谢罪,CEO 们选择了做假账粉饰太平。
文章插图
掌舵人都忙着做假报表了,哪里还管得了企业的发展,东芝就此错过了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其他电子企业都积极寻求了转型之路,而东芝还在核电事业上稳如老狗。
纸终究包不住火,到了 2015 年,连续三任 CEO 做假账的事终于瞒不住了,而这时候的东芝,亏损已经十分严重了。再继续亏下去,迟早得破产。
为了续命,开始变卖家底吧。于是,在 2016 年新上任的 CEO 就将医疗部门以 50 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佳能。
文章插图
这 50 亿美元似乎还不够填窟窿的,东芝又陆续卖掉了图像传感器业务给索尼,将家电业务 80% 的股份卖给了美的公司。
不管是赚钱的还是不赚钱的,大头业务基本上卖了个差不多。
但是这时候的东芝依然执迷不悟,还要在核电方向上一条路走到黑。
于是,东芝的核电事业在 2017 年再度受挫,继续亏损上百亿美元。年终总结一盘,东芝资不抵债,面临退市。
文章插图
西屋这尊大佛,东芝是供不起了,终于在 2018 年以实收 37 亿美元的价格全部打包送走。
- 广告法|当年广告法都管不了的侮辱智商的广告
- 中国手机|联想是当年中国手机市场的第一霸主,为何现在无人问津了?
- 齐鲁在线网|柯尔柏通过收购提升其供应链产品服务范围
- 中国联通|当年家里有两台电脑,想同时上网,但是山西联通却不让这样做
- 苹果|oppo和vivo有可能合并吗?有机会收购联发科吗?与苹果争雄?
- 腾讯|687亿被收购,一代人的青春迎来终结,暴雪终究败给“腾讯模式”
- 收购|半导体巨头收购接连失败,背后隐含哪些信号?
- 应用商店|为收购动视暴雪交易顺利获批,微软承诺绝不垄断封闭应用商店
- 投资案|环球晶圆收购德国世创失败,台积电或考虑将在德设厂计划转向捷克
- 微软|660亿美元收购案被否,中欧日全部投反对票:华为终于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