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不想社交,是生病了吗?( 三 )


其实所担心的并非事实,对方也根本不关注。
你花在担心上的精力,意味着「更少的心智资源」去投入实际对话上,直到大脑分神,犯了错误才瞬间顿悟“我刚才在干嘛”,这一切因为思绪正被担心所消耗着。

内向者|不想社交,是生病了吗?
文章插图
对于故意回避倾向而言也是普遍征兆,比如:
不爱社交的人在陌生群中中显得紧张不适,那些社群自媒体组织的活动,即使免费他们也常常拒绝,更反感的有些人答应后,去之前还会临时找理由放鸽子。
此类回避首先会错过绝佳体验,那些新机遇、新冒险、很美好的体验被你关在「自我心房」中,因为你的回避而无法打开。
更糟糕的是,当你害怕与陌生人交往,实际是在告诉大脑“与陌生人相处有危险”。
这意味着,当下次再有此类活动你参加的概率在慢慢减小;虽然不想社交可能让你担心,紧张,但你也应该认知到它也有很强的「行动」成分在里面。
当然还有一类人他们把自己藏得很好,在工作中给人印象胸有成竹,表面性格属于积极进取、有自信;内心很自卑常常陷入自我怀疑,俗称「表里不一」。
他们经常感觉自己不够好随时会被大家拆穿,内心总习惯将自己与别人做比较,并且不认为自己比得上他人。
一旦事情顺利进展,还会过于忧虑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或别人挑毛病;这种以为自己是「骗子」的困扰倾向,在公司高层或职位更高的人群中更常见。
但并不局限在职场中,如我身边一位新晋宝妈,经常在社群中吐槽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总而言之,你可能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会觉得成人社交要看「价值」,往往这种内心博弈的价值驱动会更容易让自我陷入社交焦虑中,觉得无意义,最后也就更愿意选择独处。
如果说“不想社交”仅只是网络产品的便捷与初始、持续成因产生的影响,那支撑这一切的底层便是一个人的“性格状态”。
三、内外性格是底层特征在心理学中性格是综合性命题,按照不同角度共计分为5大类型,从社交层面我把它分为两种:
首先,需要明确一件事,我身边有很多内向的人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与兴趣圈子,并不是内向的人他就羞于表达、孤僻或者不想社交。
他们不喜欢泛泛之交,每个朋友都追求感情的深度;更注重内心的世界,对心灵的共鸣也有更好要求,如:关注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情绪。
外向的人对外部刺激会比较麻木些,所谓精神大条往往形容此类人群。
什么午后阳光、清晨的空气这些需要体会的大自然的美,外向人感知到的概率很小,充其量觉得是晒晒太阳。
那么正常状态下,他们往往需要特别强烈的外部刺激,才能唤醒,比如特别喜欢聚会,人多地方带来的面孔、不同的人讲述不同故事,这是他们的社交战场。
换言之,内外的本质是「获取精力」方式的不同。
据观察,外向的人喜欢拓展生命的宽度,认为多知晓一些信息总是好的,能很快和各种人熟悉起来,聊的事情也是天南海北,就像在火车上和陌生人自来熟的状态。
不过他们从外部世界了解的事情,并非能够有效扩展到自我内心中,因为对内感知并不敏感,所以此类人往往会毫无价值的收集很多信息。
而内向的人喜欢挖掘生命的深度,一般会限制从外界进入的信息,相反对少量的经验体验的很深。
因此会发现他们只有几个朋友却关系密切,当共同对某个话题深聊探讨时,有必要限制在1-3个区间,否则太多造成难以挖掘会感觉压力过大。
所以,你知道了性格上的内向外向,只是在精力的获取和外部的刺激感知与追求的深度上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有部分来源先天气质,额外部分是后天经验的形成。

内向者|不想社交,是生病了吗?
文章插图
那他们什么时候突然“不爱社交”了?
经过调研认为,外向的人长时间在社交场合,形成了一套标准式察言观色相处之道,虽在场面上游刃有余,而做到“深度沟通”的却很少。
往往到最后由于精力消耗而迫切需要独处,当静下心来思考时,发现真正能够走进内心的人并不多,仅有的只是“表面”上的朋友。
我以前就是典型的“外向性格”,不论是主持行业大会还是临时串局组织主题沙龙,总能跑在前面积极呼吁大家参与;有时看似忙的不亦说乎招呼大家认识,结束后内心会莫名的空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