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软件没有“弯道超车”,“一拐弯就是车祸”

文 |李瑶《财经国家周刊》采访人员
在“卡脖子”成为热词的当下,工业软件近年来持续引起我国产学研政界广泛的关注。
作为工业领域里进行研发设计、业务管理、产品制造、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的相关软件与系统,工业软件已经被公认为“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是工业领域的“皇冠”。
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国产工业软件落后世界最高水平至少30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被欧美软件巨头严重垄断”“如果西方国家对我国全面实施工业软件禁运,我国工业研发和生产将何去何从?”等呼吁和疑问,陆续登上舆论风口,触目惊心,令人难以忽视。
为什么我国的工业软件做不起来?国产工业软件比国外差在哪?怎么才能加速工业软件国产替代进程?国产工业软件怎样才能“打个翻身仗”?
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走访了多家一线企业,得到几乎一致的回答:中国工业软件人有信心绝地反击,但需要耐心、耐力,“工业软件没有‘弯道超车’一说,没有捷径可走,否则一拐弯就是车祸。”
1 “中国企业都歧视中国企业”
十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号安徽大厦的咖啡厅里,在代理霍尼韦尔、艾默生软件的李春燕,与国内某知名工业软件品牌的一个创始人如约见面。
见面的目的并不复杂——后者想寻求李春燕的帮助,希望借助她积累多年的业内渠道资源,为自己公司的DCS产品进入石油石化领域推一把力。
交谈间,产品价格免不了被提及。李春燕惊讶地发现,该公司的软件价格仅为国外软件的十分之一,却还是很难打开市场。“这点对我触动太大了!国产工业软件找个突破口太不容易了!”
此后十多年间,霍尼韦尔、艾默生、西门子等为了抢占中国市场,将价格降低了一半以上;李春燕创立了自己的工业软件品牌“北京智通云联科技有限公司”……时光轮转间,这个行业里的人来来往往、起起伏伏。
然而很遗憾,十年后的现在,即便在价格上依旧远低于国外软件,国产软件也仍然处在寻找市场突破口的困境中: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上仅为6%,在国内市场上不足10%。
为什么?因为纵然业界舆论大声疾呼“独立自主”,企业们上下求索“国产替代”,但在市场面前,这些热情依旧免不了被兜头浇来一盆冷水。
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国产软件企业由于品牌、规模等问题资质受卡,手中的很多项目只能“躲在外企或者互联网大公司背后”接下。
一位北京工业软件企业高管透露,其公司产品在东南亚、日本、韩国市场都进展顺利,但国内项目中很多只能以丙方的身份承接,“事情是我们干,功劳和名头是别人的。”
某上海工厂IT采购人士也告诉采访人员,传统生产制造领域的采购态度向来偏保守,一来大型企业的采购“不缺钱,要买就买最好的”,二来中小型企业“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八瓣花,毕竟试错成本除了少则几十万元的金钱,还有宝贵的时间,根本耽搁不起。”
“中国的企业都歧视中国的企业,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李春燕说。其他多家受访的工业软件企业高管也表达了类似的心声。还有相当一部分高管担忧,长此以往,如果不能在覆盖研发成本的基础上扩大利润空间,企业很难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2 尴尬境地的由来
为什么国产工业软件在国内市场上这么不吃香?
结合多方观点,我们发现,国产工业软件之所以陷入这样的尴尬境地,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国产工业软件短期内的确难以超越国外同类产品,是许多制造业企业选择后者的根本原因。
赛意信息副总裁、工业互联网子公司总经理蔡胜龙表示,“国内工业软件的标准其实不明确,一些系统的架构也比较落后,对外提供标准的集成能力也不是很强。在实施过程中,其实会影响到我们的一些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包括这种自动化系统的融合等。”
另一方面,即便国产软件在某一领域技术水平不弱,且能够保障可靠的售后服务,也鲜有采购方愿意“第一个吃螃蟹”。
安世亚太高级副总裁田锋曾这样分析制造业企业的采购心理:即使软件功能和性能接近国外软件,国内客户为什么要拿你的软件替换当前已经在用的国外软件?价格可能是个变量,但低价甚至免费就能获得客户么?客户反倒会怀疑这个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除此之外,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工业软件研发周期比较长,技术壁垒比较高,回报比较慢,而工业软件企业多是轻资产运营,加之许多企业自身无法提前锁定软件的长期服务价值,不仅难以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也无力改变国内由来已久的“看衰”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