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最“坑娃”的五大行为,再不纠正会毁孩子一生!
很多家长存在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同样问题总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呢,明明已经讲过好多次,可就是讲不听?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去探秘孩子“不听话”的根本原因——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教育方式出现偏差造成的后果,教育不是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就会管用的,下面我们就看看,家长教育过程中究竟做错了什么?
一、
父母对孩子过于无微不至
很多时候,孩子一错再错,都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过分帮助和指导。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相应地就缺少了一些学习必备技能的机会。而父母对孩子过分的无微不至,更是剥夺了他们自己经历重重困难找到解决方法的珍贵体验。也就是说,这种做法让孩子缺少了一种必要的锻炼和经历。渐渐地,孩子便习惯了面对困难时,等待他人的帮助。可,这在成人世界中,并不是这么美好。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削弱了成人后的竞争力与奋斗心态。
文章插图
二
不向孩子认错与分享失败
健康茁壮成长的孩子,该是展开双翼拥抱世界的姿态。作为父母,我们有必要引领他们,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在所有方面都不出现过失。所以,向他们认错,或者分享你曾经的过错,比如你在他们那个年纪犯过的错误,能够帮助他们在类似的情景做出正确的选择。
最起码你的做法,会教会孩子懂得承担责任,尤其是他们做错的时候。告诉他们在你面对相同情景时的感受,告诉他们你从这些事情中学到了什么。
三、
从来不让孩子经历风险
对待孩子的安全问题,父母往往都保持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生活中没有哪个父母不竭尽全力地保护他们。尽管这是作为家长的义务,但是这种行为存在负面影响。欧洲的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摔倒的经历,在成年后则容易患上恐惧症。
所以,从来不让孩子经历风险未必是好事!尤其现在的孩子,需要经历挫折才能完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正如如果没有经历过分手,一个人很难获得感情上的成熟一样。如果家长让孩子完全避开任何风险,那么孩子只会成为一个傲慢自大的人,而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
四、
父母没有以身作则
【家长最“坑娃”的五大行为,再不纠正会毁孩子一生!】
文章插图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家长,须以身作则。若想轻易教给孩子独立、诚实、善良,首先我们自己就要做到。与孩子交往过程中,我们不妨可以先从“言而有信”开始……
同时,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孩子们总会注意到这些。如果你不投机,那么孩子们也会知道他们不可以这么做。总而言之,你尽全力做一个榜样,孩子们就绝对会注意到,并且模仿你的姿态做一些你希望看到的事情。
五、
父母将爱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
孩子未必需要每分每秒都在被爱。孩子们也许能够从失望中恢复过来,但他们未必能够抵抗溺爱的负面影响。所以大胆地对他们说“不”,让他们为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努力。作为家长,我们倾向于在奖励孩子的时候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但是,如果你和孩子的关系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孩子将会不习惯无条件的爱,心理上便难以成熟,成人后很难有出息。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下腹部|女童腹痛难耐,家长却骂她多事,送医途中离世,得知原因家长痛哭
- 羊水|子宫黑漆漆,胎儿会无聊吗?这些“游戏”玩得可溜了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弓立芳|如何进行高质量亲子沟通?要“把话说进孩子心里”
- meg吃鱼的这些讲究,您知道吗?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萌娃|“保镖奶爸”送娃上幼儿园火了,气场,步伐没谁了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宝妈|三个月的宝宝,为何“偏爱”竖抱?抱对了的宝宝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