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姓|继随母姓之后,“父姓+母姓”成为新时尚,父母满意孩子却很尴尬
孩子取名,是孩子出生后一件大事,而怎样取名,取什么名字好听却是令不少父母头疼的一件事。
如今的小年轻,想法和传统也大不相同,像之前就兴起过孩子''随母姓''的风潮,但由于随母姓实在是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于是,继随母姓之后,''父姓+母姓''的取名套路成为了新时尚,父母满意孩子却很尴尬。
文章插图
小欧和妻子在喜得贵子后,夫妻想取个特殊又有意义的名字,正好听说有''父姓+母姓''的组合方式,妻子满意,小欧也觉得可行。
但没想到的是,孩子长大后却很尴尬,哭着要改名。
原来,小欧妻子姓杨,所以两人给孩子取的名就叫''欧杨木'',但外人第一次听到名字的时候,总被误以为是复姓''欧阳'',害得孩子每次都要解释多几句,而就连一开始不了解的亲戚,还问过他们孩子为什么不姓欧。
文章插图
''父姓+母姓''令孩子尴尬的三大原因?
第一、普通还拗口
''父亲+母姓''一方面是大多比较常见的姓氏的组合并没有那么顺口,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多父母姓氏还是比较常见的,而组合成的名字难免显得有些普通,特别是很多父母顺应''父亲+母姓''取名风潮时,名字会显得没特色。
想象一下,当一个班级里,''王杨''、''林王''、''刘杨''等扎堆存在时,到时候尴尬的会是谁?
文章插图
第二、显得不伦不类
一些宝妈宝爸为了让孩子姓名显得比较特别,会用父姓加上母姓的套路取四字名,像是''曹郑昊轩''、''杨柳依依''、''周莫美越''等等,这样名字虽然吸引眼球,但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还有种强拼硬凑的违和感,最终尴尬的还是孩子。
文章插图
第三、容易被误会
【 +母姓|继随母姓之后,“父姓+母姓”成为新时尚,父母满意孩子却很尴尬】毕竟我国存在一些复姓,像是''欧阳''''慕容''''端木''等等,而部分姓氏组合之后容易被误以为是复姓,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回都需要解释,也有可能会在一些场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给孩子取名,有哪些实用的新套路呢?
A)找尽量简单却有寓意的字
太复杂的名字,不利于记忆和书写,可以尽量找写简单却又寓意的字取名,当然也要注意名字是否拗口,免得给人一种生搬硬凑的感觉。
之前有个同事给自家的女儿取名小可,简单好记,而更主要是,虽然还没见到她家女儿,但从名字就感觉会是个可爱的小姑娘。
文章插图
B)拆父母名字重组
想要将夫妻双方的名字融入孩子的姓名中,也不一定就要用''父姓+母姓''的方法,可以将父母的姓名拆分后重组成自己满意的字。
比如,汪涵和杨乐乐的孩子,名字就叫沐沐,而这''沐''字,其实就是''汪''和''杨''的部首组合在一起组成的。
文章插图
C)取谐音字或调换字的顺序
想要将夫妻双方姓氏放一起,将母姓换成谐音字也不失为一个办法,比如''王林''换成''王麟'',瞬间高大上。
另外,也可以试下用调换字的顺序试下。比如前面的''欧杨木''可以换成''欧木杨'',虽然不见得多好听,但至少避免了误会,而类似的像''沈遇陈''''秦思阮''等等,将母姓挪后一位,寓意更好。
- 危险期|生产之后不能马上“晒娃”?老人口中的“讲究”,其实有很多好处
- 按摩|产妇在生完孩子之后,体重轻了多少斤才算正常看完你就知道了!
- 父母|见爸爸抱弟弟玩,女儿小声问:能抱抱我吗?之后画面二胎妈妈泪目
- 熊孩子|孩子挨打之后,为什么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答案让人心疼
- 护士|“丑娃”出生时宝爸满脸嫌弃,护士却说好看,一月之后态度大变样
- 香草|怀孕之后,家里要避免出现这些东西,准妈妈们要注意
- 宝宝|爸爸为吃独食,对宝宝用“锁喉功”,宝宝之后的表现让妈妈笑喷
- 中国文化|爸爸姓“丑”,女儿姓名成难题,宝妈拍板:全家支持随母姓
- 孩子|生两个儿子的家庭,三十年之后将面对3个难题,父母别傻傻不知道
- 玲玲|孕八月之后,这几件事对胎儿很重要,准妈妈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