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爱发脾气,都是父母教出来的。我总结了3545法则
教育孩子是天大的事。
这个“教育”,既指学校教育,也包含了家庭教育。
因此,作为家庭中主要成员的父母,在给孩子引导和帮助上,需要谨言慎行,给孩子积极阳光的家庭教育。
就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孩子无缘无故发脾气的情况。
这个时候,身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采取什么样的举动呢?是去严厉呵斥还是冷静应对?
【李玫瑾:孩子爱发脾气,都是父母教出来的。我总结了3545法则】缘起
昨天晚上女儿要求我陪她画画。
她说,这次还画妈妈喜欢的太阳花。
当画到花叶子的时候,她说,妈妈我们来合作画完它的叶子吧。
可是当我像往常一样画好了叶子,她却突然发起了脾气,坚持说妈妈今天画得不对,已经把她的画给毁了,说着说着豆大的泪珠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文章插图
我的初感受
说来也奇怪,同样的环境,同样的画法,唯独这次让女儿如此不满意。
经过鉴定,我确定她主观上是在发脾气。
但是,我并不意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当客观环境发生了改变,脾气会随之有相应的变化。
所以,对于女儿突然发脾气这个行为,我并没有急着去制止或者做出反抗的举动。
文章插图
可是,根据实时的观察,这场暴风雨会持续一段时间。
所以我必须马上采取一些措施来什么情况做出一定的改善。
处理流程
第一步:冷静下来
美国情绪管理专家罗纳德博士曾经说过:“研究表明,暴风雨般的愤怒,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控制和排解这12秒。”
所以,我没有对孩子的脾气情绪做直接的反馈,而是很平静地用最快的速度暂时离开现场,给彼此一个冷静的时间和空间,只不过,这个时间我延长到她的情绪慢慢平稳下来为止,大概5分钟。
文章插图
第二步:筛查原因
1、看孩子是否是在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要挟父母,以让父母向自己的无理要求妥协。
这种情况是,父母害怕孩子的激烈情绪表达,所以当孩子一发脾气,他们就会立刻妥协。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知道发脾气的策略可以奏效,自然会习得利用发脾气达成目的的习惯。
文章插图
不过,女儿从来没有这样的习惯,而且在这前后都没有提出过异常的要求,显然这次不是这个原因。
2、看孩子是否是希望通过发脾气来吸引父母的关注。
如果父母平日里给予的关注和陪伴不够,而只有在孩子表达消极情绪的时候,才被动地来关注孩子,给予孩子一些反馈,那么,孩子自然是感觉被忽略的。自然而然地,他要想摆脱孤独和无助,就必须表现得夸张一些,采用发脾气这种极端的方式。
文章插图
尽管已经全职在家两年多,但是平常我也安排了专门的学习时间,有一部分亲子陪伴是由老人代劳,所以在这一方面,可能是有一些成分在的。
3、看孩子是否内心有积攒的委屈、愤怒或悲伤难过的情绪,但是又没有足够的表达能力,进而在发现一个合适的发泄口之后,让这些情绪集中爆发。
虽然平时我会鼓励女儿有什么想法,要及时表达给妈妈,可是在她这个年龄段,尚且不能够总是完全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文章插图
4、看父母是否总是爱发脾气,总是在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正如
李玫瑾教授所说:“孩子的脾气都是父母带出来的。”
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父母什么样的处事方式都可以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
可以想象,看到孩子发脾气,或者孩子有做得不好或不对的地方,父母就冲孩子大吼大叫。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学会了同样的处事方法。
文章插图
不过,这样的情况在我的家庭当中是不存在的。
第三步:解决处理
等女儿的情绪慢慢缓和了下来,针对刚才发脾气的情况,我们坐在一起,开始了更进一步的分析沟通。
那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 换位思考
“孩子喜欢在家里表达全部情感,是因为在家里他能被倾听和理解。”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才子|孩子是这3属相,小时是孝子,长大是才子,一直在给父母争光
- 独生女|女子怀孕2次到预产期后孩子却没有了,老公提疑问才知事情不简单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弓立芳|如何进行高质量亲子沟通?要“把话说进孩子心里”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宝妈|三个月的宝宝,为何“偏爱”竖抱?抱对了的宝宝更聪明
- 孩子|孩子晚于这个点睡觉,身高发育至少损失5cm,也别早于这个点起来
- 孩子|育儿假:刚需+硬核